一种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49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基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基板在长度方向上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缺口,基板第一端设有车架大梁安装部,基板中部设有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第一板体垂直固定在基板第二端端部,且第一板体设有前脱钩安装部,且第一板体设有横梁总成安装部;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垂直固定在基板在其宽度上的两端端部,第二板体设有驾驶室前悬置安装部;第三板体设有前下防护支架安装部。本技术能够在集成多种安装功能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前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方形电芯壳体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1、重卡车车架前端一般由车架左右纵梁及连接纵梁的横梁构成,由于重卡车前端需要安装驾驶室翻转支撑装置、方向机装置、冷却系统装置、拖钩装置等整车各子系统装置,因此需要在车架前端布置各类支架以保证各系统的安装。

2、目前,部分高端重卡车已有多功能集成式方案,集成后单件产品重量大多在40kg及以上,且外形尺寸较大,仍存在开发成本高、影响整车竞争力等。

3、因此,需在满足整车使用要求且具备同样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集成产品功能并减轻产品重量,从而实现大幅降低开发成本,从而提升整车竞争力的市场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基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

3、基板在长度方向上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缺口,基板第一端与车架大梁位置对应处设有车架大梁安装部,基板中部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位置对应处设有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

4、第一板体垂直固定在基板第二端端部,且第一板体与前脱钩位置对应处设有前脱钩安装部,且第一板体与横梁总成位置对应处设有横梁总成安装部;

5、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垂直固定在基板在其宽度上的两端端部,第二板体与驾驶室前悬置模块位置对应处设有驾驶室前悬置安装部;第三板体与前下防护支架位置对应处设有前下防护支架安装部。

6、优选地,车架大梁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第五安装凸台,每个第五安装凸台设有用于与车架大梁固定的第五安装孔;其中,部分第五安装孔还用于与上车踏板或转向器总成固定。

7、优选地,基板上还设有与第二板体平行的第四板体,第四板体一端与第一板体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基板第一端,且第四板体的高度自基板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变低,第四板体上还设有用于与驾驶室前悬置模块固定的第七安装孔。

8、优选地,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板中部上的一个第六安装凸台,第六安装凸台上设有用于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固定的第六安装孔;其中,第四板体中部向第六安装凸台一侧凹陷至与第六安装凸台连接。

9、优选地,第四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基板上开设有第一减重通槽,

10、优选地,第六安装凸台与第一板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第六安装凸台与基板第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沿基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11、优选地,第一加强筋与第四板体之间的基板上开设有第二减重通槽,第二加强筋与第三板体之间的基板上开设有第三减重通槽。

12、优选地,第二加强筋与第四板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筋,且第三加强筋自基板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倾斜向下布置。

13、优选地,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包括还设置在第三板体中部上的一个第七安装凸台,第七安装凸台上设有用于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固定的第八安装孔。

14、优选地,第一板体两端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固定。

15、本技术中,所提出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通过在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上集成牵引、驶室悬置安装、前下防护梁总成安装、驾驶室油压减振器总成安装、横梁总成安装功能,结构更加紧凑,并通过第一缺口减轻重量,初步实现轻量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基板(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和第三板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大梁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多个第五安装凸台,每个第五安装凸台设有用于与车架大梁固定的第五安装孔(12);其中,部分第五安装孔(12)还用于与上车踏板或转向器总成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基板(1)上还设有与第二板体(3)平行的第四板体(5),第四板体(5)一端与第一板体(2)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基板(1)第一端,且第四板体(5)的高度自基板(1)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变低,第四板体(5)上还设有用于与驾驶室前悬置模块固定的第七安装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板(1)中部上的一个第六安装凸台(13),第六安装凸台(13)上设有用于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固定的第六安装孔(14);其中,第四板体(5)中部向第六安装凸台(13)一侧凹陷至与第六安装凸台(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第四板体(5)与第二板体(3)之间的基板(1)上开设有第一减重通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第六安装凸台(13)与第一板体(2)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15),第六安装凸台(13)与基板(1)第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6),且第一加强筋(15)和第二加强筋(16)均沿基板(1)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筋(15)与第四板体(5)之间的基板(1)上开设有第二减重通槽(19),第二加强筋(16)与第三板体(4)之间的基板(1)上开设有第三减重通槽(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筋(16)与第四板体(5)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筋(17),且第三加强筋(17)自基板(1)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倾斜向下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包括还设置在第三板体中部上的一个第七安装凸台(42),第七安装凸台(42)上设有用于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固定的第八安装孔(4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2)两端分别与第二板体(3)和第三板体(4)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基板(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和第三板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大梁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多个第五安装凸台,每个第五安装凸台设有用于与车架大梁固定的第五安装孔(12);其中,部分第五安装孔(12)还用于与上车踏板或转向器总成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基板(1)上还设有与第二板体(3)平行的第四板体(5),第四板体(5)一端与第一板体(2)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基板(1)第一端,且第四板体(5)的高度自基板(1)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变低,第四板体(5)上还设有用于与驾驶室前悬置模块固定的第七安装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板(1)中部上的一个第六安装凸台(13),第六安装凸台(13)上设有用于与驾驶室液压型减振器总成固定的第六安装孔(14);其中,第四板体(5)中部向第六安装凸台(13)一侧凹陷至与第六安装凸台(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前端支架,其特征在于,第四板体(5)与第二板体(3)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生吕钧戚海霞段昌金田海龙刘畅刘誉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精密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