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胎圈耐久性评价,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对于子午线轮胎而言,其胎圈部位所受的应力较多,这就需要胎圈部位进行加强,但在加强的同时,又要防止胎圈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引起胎圈脱层、断裂或折断等缺陷问题。检验胎圈缺陷问题解决效果需要进行胎圈耐久性能试验,现阶段针对胎圈耐久性能测试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在现有试验方法中,存在磨胎面法和不磨胎面法。
3、目前使用的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不磨胎面法会在试验中出现胎圈部位完好而轮胎肩空现象,从而达不到反映真实胎圈耐久性能的目的。磨胎面法能够达到反映胎圈耐久性能的目的,但需要配备轮胎胎面打磨机,增加了测试成本,另外胎面打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左右胎肩部各打一圈试验孔,同侧的试验孔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且相邻试验孔之间的距离为14mm-16mm,所述试验孔到轮胎顶角的距离为14mm-16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试验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所述试验孔到轮胎顶角的距离为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孔的直径为4mm-6mm,所述试验孔的打孔深度至轮胎花纹沟底,但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左右胎肩部各打一圈试验孔,同侧的试验孔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上,且相邻试验孔之间的距离为14mm-16mm,所述试验孔到轮胎顶角的距离为14mm-16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试验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所述试验孔到轮胎顶角的距离为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孔的直径为4mm-6mm,所述试验孔的打孔深度至轮胎花纹沟底,但不能伤到钢帘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胎圈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陈绪飞,晋琦,刘玉峰,蒋毅,刘嘉,王丁,丁纪龙,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齐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