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7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属于抗拉强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在拉力测试装置上相互配合对加强环产生拉力且分离的两个承力架,两个承力架相对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加强环承力座;所述加强环承力座上设有承力面,两个所述加强环承力座上的承力面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的径向端面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组装使用方便,加强环承力座上设有承力面,两个加强环承力座上的承力面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的径向端面相匹配,使加强环在受拉力机的拉力时,径向端面整体受力均衡,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抗拉强度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
技术介绍
为保证电机换向器加强环的生产质量,需对加强环成品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普通型加强环抗拉强度应不小于800Mpa,高强型加强环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200Mpa。现有拉力试验机夹具无卡槽设置,会在拉伸过程中接触面出现平滑,造成上下夹持样品不在同一垂直线上,进而引起数据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加强环受力分布均衡、测试数据更精确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包括:连接在拉力测试装置上相互配合对加强环产生拉力且分离的两个承力架,两个承力架相对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加强环承力座;所述加强环承力座上设有承力面,两个所述加强环承力座上的承力面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的径向端面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加强环承力座为半圆柱形,两个半圆柱形的加强环承力座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优选的,所述加强环承力座的承力面上设有加强环容纳槽。优选的,所述加强环容纳槽的中心轴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重合。优选的,所述加强环容纳槽的宽度与所述加强环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承力架为U型架。优选的,两个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相对应,所述加强环承力座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优选的,所述加强环承力座的轴向端面的中心位置以及所述承力架的侧板上设有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加强环承力座通过螺栓和螺纹通孔的配合连接在所述承力架的两个侧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承力架的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加强环承力座的长度。本技术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组装使用方便,与加强环的径向端面相匹配的承力面使加强环受力均衡,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的使用状态结构图。其中:1-加强环;2-承力架;3-承力座;4-承力面;5-容纳槽;6-通孔;7-螺栓;8-连接座;9-连接柱;10-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且具体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只是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部件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技术所必须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包括:连接在拉力测试装置上相互配合对加强环1产生拉力且分离的两个承力架2,两个承力架2相对的一端连接有一加强环承力座3;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设有承力面4,两个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的承力面4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1的径向端面相匹配。两个承力架2分别连接在拉力测试装置,圆形加强环套在两个承力座3的承力面上,两个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的承力面4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1的径向端面相匹配,即,加强环1套在两个承力座上后,两个承力座的承力面合在一起后为圆形,与圆形加强环的径向端面相匹配。当启动拉力测试装置后,拉力测试装置通过两个承力架2带动各自的承力座3对加强环产生拉力,由于承力面4与加强环1的径向端面匹配,加强环1在承力面4上的受力均衡,随着操作拉力测试装置使拉力逐渐增大,直至加强环断裂,测得加强环1的抗拉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为半圆柱形,两个半圆柱形的加强环承力座3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半圆柱型承力座的曲面即可作为承力面4,当两个半圆柱型承力座合在一起后,两个曲面正好形成完整的圆柱面,与加强环的径向端面相匹配。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加强环1在承力面4上位置稳定,不发生滑动,可在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的承力面4上设有加强环容纳槽5。当加强环1套在两个承力座3的承力面4上后,使加强环1处于容纳槽5内,避免加强环1发生滑动、倾斜,影响测量数据。相应的,所述加强环容纳槽5的中心轴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加强环容纳槽5的宽度与所述加强环1的宽度相等,使加强环在容纳槽内放置更稳定。所述加强环容纳槽5的深度与所述加强环1的厚度相等,如此,当加强环1套入后,处于自然状态,且内侧的径向端面与容纳槽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力架2为U型架。两个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相对应,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具体的,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的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在拉力测试装置上相互配合对加强环(1)产生拉力且分离的两个承力架(2),两个承力架(2)相对的一端连接有一加强环承力座(3);/n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设有承力面(4),两个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的承力面(4)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1)的径向端面相匹配;/n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的承力面(4)上设有加强环容纳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在拉力测试装置上相互配合对加强环(1)产生拉力且分离的两个承力架(2),两个承力架(2)相对的一端连接有一加强环承力座(3);
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设有承力面(4),两个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上的承力面(4)配合在一起与所述加强环(1)的径向端面相匹配;
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的承力面(4)上设有加强环容纳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承力座(3)为半圆柱形,两个半圆柱形的加强环承力座(3)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容纳槽(5)的中心轴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试加强环抗拉强度的夹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嵩嵩徐艳林高明刘玉峰高风慧袁方张盼林琳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齐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