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79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为卡伯姆2.0~10.0份,阿拉伯胶5.0~20.0份,甘油20.0~60.0份,聚乙二醇3.0~10.0份,聚维酮10.0份~40.0份,明胶10.0~40.0份,氢氧化钠1.0~4.0份,超纯水70.0~120.0份,氮酮0.0~6.0份,樟脑0.0~5.0份,薄荷脑0.0~5.0份或氮酮0.0~6.0份,辣椒提取物0.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对皮肤的粘着力好,能够适应患部的自由活动;剥离无残留、无痛感,并可反复揭帖;在温度及湿度变化条件下储存放置性质稳定,与各种药物相溶性好,并可适应较高剂量药物,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巴布剂基质及这种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此巴布剂基质涉及可用于制作巴布剂和各种医用外用贴剂的基质。
技术介绍
透皮给药系统是当前药学领域的前沿方向,药物经皮肤吸收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传统贴膏(软膏药、黑膏药)均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在应用中有较严重的缺陷,药物载量小、透皮性能差,过敏、皮疹,粘着汗毛、污染衣物等。当时欧洲和日本的医学界都致力于改进传统的外用贴剂,尝试研究一种同时具备包容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份可控并缓释、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等五大特点的理想外用药物传递平台(kansdermalpatchdeliVery system),为此目的,他们将此概念的产品称为巴布剂。巴布剂基质主要用于制作巴布剂,同时也可以直接用于各种医用外用贴剂。目前许多巴布剂基质存在戳着力不强、保湿性差、透气性差和缓释药物的能力不明显等缺点,为了克服目前巴布剂基质存在的缺点,急需开发一种各种性能均优异的巴布剂基质作为巴布剂生产的基本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可控并可实现缓释作用、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并且适于工业生产的巴布剂基质。同时提供上述巴布剂基质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深入研究,专利技术了各项性能均优异的巴布剂基质及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巴布剂基质,包括背衬层、药物储药层及防粘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卡伯姆2.0~10.0份,阿拉伯胶5.0~20.0份,甘油20.0~60.0份,聚乙二醇3.0~10.0份,聚维酮10.0份~40.0份,明胶10.0~40.0份,氢氧化钠1.0~4.0份,纯化水70.0~120.0份,氮酮0.0~6.0份,樟脑0.0~5.0份,薄荷脑0.0~5.0份或氮酮0.0~6.0份,辣椒提取物0.0~5.0份。其中所述的聚维酮为聚维酮K30、聚维酮K90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新型巴布剂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作而成卡伯姆5.0g,阿拉伯胶10.0g,甘油30.0g,聚乙二醇400 5.0g,聚维酮K30 5.0g,聚维酮K90 15.0g,明胶20.0g,氢氧化钠2.0g,纯化水95.0g,氮酮4.0g,樟脑2.0g,薄荷脑2.0g。本专利技术新型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卡波姆与阿拉伯胶混合;(2)将甘油、聚乙二醇混合,加入到(1)的混合物,取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纯化水使溶解加入到混合物中加热混合,得第I相;(3)取聚维酮、明胶混合后加入剩余水溶液,加热混合,得第II相;(4)将第I相、第II相加热混合,加入氮酮、樟脑、薄荷脑或氮酮、辣椒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的背衬层、药物储药层及防粘层,背衬层多由无纺布、棉麻布等透气材料制成;药物储层是由基质架构的含药物层;防粘层为各种塑料薄膜制成的保护膜,以防止储药层粘连包装及其他物品。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的特征是巴布剂基质配比筛选中注意不同规格辅料的配比,充分考虑膏体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和透皮效果,同时还兼顾黏附性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和巴布膏成型时的物理性状两方面结合进行评价,从而选择合适的原料和配比。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基质中各成分的种类和配比,其配比的任何变化将带来赋形、软化、保湿、饱和程度的不良改变。对于巴布膏剂,物理性状稳定性研究非常重要。本专利技术的巴布膏剂进行了一般稳定性研究,采用室温留样观察法和恒温、恒湿加速实验法来考察制剂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制定最佳使用及贮存条件。同时进行了加速试验在完整包装下,将样品放在相对湿度75%、温度37℃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观察3个月后取出样品,测定其黏性等物理性状指标以。上述实验结果如下 样品在上述条件下放置,各方面性质无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1.透皮效果更强本专利技术巴布剂基质采用凉性及热性两种促渗透剂可根据载入药物的性质及适应症使用;如清凉解表性药物可使用氮酮、樟脑、薄荷脑组成的促渗透剂,而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药物可使用氮酮、辣椒提取物组成的促渗透剂。2.药库药量更大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巴布剂基质,其物理特性具有明显的蜂窝支架结构,这一点完全不同于目前的巴布剂基质和橡皮膏基质,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成型后基质厚度约1-3毫米,但一般透气橡皮膏和巴布剂基质仅有0.1毫米的厚度,因此由于增加了数倍以上的药物层厚度,使药物容量成倍增加,加大了载药药量,同时由于基质中药物的透过率高,所以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3.对皮肤无刺激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多为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和多种动植物提取物,对皮肤物无刺激作用和无毒付作用,而一般的橡皮膏或巴布剂由于使用原料不当、透气性差,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性,通常数小时后便产生皮肤泛白,刺痒并出现红斑。4.缓释作用更明显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具有明显的蜂窝支架结构,能够使药物通过蜂窝支架结构的作用实现缓释,而一般的巴布剂由于基质层过薄,特别是没有蜂窝支架结构,缓释作用不明显。5.透气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由于有蜂窝支架结构,因此透气性比一般的巴布剂基质好。6.保温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在室温下可存放,各种性均能保持原有特性。7.与各种药物的亲和力强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适合添加各种药物和水溶性或非水溶性的药物、酸性或碱性的药物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无任何改性,是理想的添加各种治疗药物的医用材料。8.强度可控,可以反复揭帖,一般巴布剂的共同缺点是粘度差,而橡皮膏粘度过强,使用时一旦揭下不仅连带体毛,还难以再次使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制备的巴布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粘度,可以反复揭帖不会粘带体毛。9.可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的制备工艺适合工业生产,原料易得,各项参数可控,操作条件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巴布剂基质具有透皮效果好、包容药量大、可实现缓释效果、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等优点,是一种性能极其优异的巴布剂基质,可以用于制备巴布剂和各种医用外用贴剂,并且适于工业生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巴布剂基质在用于制备药物巴布剂的用途。可用于制备含有各种中药、西药等药物的巴布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很多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硝酸甘油、丹参提取物、消肿止痛膏等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含本专利技术基质制备的巴布剂,各方面性质优异。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事实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处方及配比卡伯姆 5.0g 阿拉伯胶10.0g甘油30.0g聚乙二醇400 5.0g 聚维酮K30 5.0g 聚维酮K90 15.0g明胶20.0g 氢氧化钠2.0g 纯化水 95.0g制备方法取卡波姆5.0g与阿拉伯胶10.0g混合;取甘油30.0g、聚乙二醇400 5.0g混合,加入卡波姆与阿拉伯胶的混合物,混匀,取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纯化水使完全溶解加入到混合物中加热混匀,得第I相;取聚维酮K30 5.0g、聚维酮K90 15.0g、明胶20.0g加热混勾,得第II相;将第I相、第II相加热混合,即得。实施例2处方及配比 制备方法取卡波姆2.0g与阿拉伯胶20.0g混合;取甘油20.0g、聚乙二醇400 10.0g混合,加入卡波姆与阿拉伯胶的混合物,混匀,取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纯化水使完全溶解加入到混合物中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巴布剂基质,包括背衬层、药物储药层及防粘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卡伯姆2.0~10.0份,阿拉伯胶5.0~20.0份,甘油20.0~60.0份,聚乙二醇3.0~10.0份,聚维酮10.0份~40.0份,明胶10.0~40.0份,氢氧化钠1.0~4.0份,纯化水70.0~120.0份,氮酮0.0~6.0份,樟脑0.0~5.0份,薄荷脑0.0~5.0份或氮酮0.0~6.0份,辣椒提取物0.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韩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药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