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巴布剂的概念是60-70年代起源于欧洲、日本,当时欧洲、日本的医学界,都致力于改进传统外用贴剂,尝试研制一种同时具备包容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份可控并缓释、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等五大特点的理想外用药物传送平台,为此日本医学界将此概念产品称为巴布剂。日本于70年代中期先称已研制出巴布剂,80年代左右用于“辣椒丁”,但其真正产品没有达到理想的巴布剂要求,其巴布剂的构成成份主要是以高聚化学材料为基质的外用贴剂的改良型,日本现已将其作为美容保健品的载体。80年代中期上海正式试制,但至今由于其基质组成没有根本改变,而只能用于所谓的“辣椒丁巴布剂”。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巴布剂的应用至今在中药领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药物透皮吸收给药系统是药剂学中一个新兴的领域,自从1981年首创的产品东莨菪碱透皮吸收贴剂问世以来,国外市场上相继已有近10种产品脱颖而出,特别是硝酸甘油、消心痛、烟碱、雌二醇、芬太尼、可乐宁和睾酮等透皮制剂的投入市场,显示这种新剂型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20世纪90年代是借助于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的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渗形巴布剂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甘油18~30份,卡波树脂1.5~4份,植物胶0.5~3.5份,明胶1~4.5份,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36份,氢氧化钠0.1~2.4份,乙醇0.6~3.6份,樟脑0.1~2份,月桂氮卓酮0.2~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宝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