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53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包括支撑组件,包括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移动件顶部上;主体组件,包括存储件、报警件和充气件,所述充气件和报警件设置于所述存储件上。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主体组件设置的报警件对存储件进行压力检测,压力泄露时提醒工作人员对该蓄能器进行检修,实时监测蓄能器内气体是否泄漏,及时产生报警信号,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泄气组件对主体组件进行泄压,当蓄能器存储罐压力过高时便于对蓄能器进行泄压,提高蓄能器存储罐的使用年限,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对主体组件进行防护与固定,宾语使用人员对主体组件进行固定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能器,特别是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


技术介绍

1、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0986992.5的一种蓄能器的缓冲装置,其有益效果为:该蓄能器的缓冲装置,当运动活塞受到压力向底部滑动时,首先会推动缓冲机构进行移动,通过运动活塞与侧面的两个缓冲滑板通过若干个伸缩组件固定连接,两侧的缓冲滑板能够通过侧面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滑动向缸体端部移动,当运动活塞侧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伸缩组件的支撑力时,伸缩组件内部的伸缩杆以及外侧套接的弹簧体会进行收缩,直至收缩至运动活塞与缓冲滑板内部开设的限位槽的内部,同时能够对移动的运动活塞进行缓冲作用,避免缓冲滑板受力较大时运动速度过快,从而能够对运动活塞以及缸体内部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上述的一种蓄能器的缓冲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不便于对蓄能器内部进行测压,不便于检测内部气压是否泄露,也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与及时检修,且压力过高时不便于对蓄能器进行泄压,降低蓄能器存储罐使用年限,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在使用时便于对蓄能器内部进行测压,便于检测内部气压是否泄露,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与及时检修,且压力过高时便于对蓄能器进行泄压,增加蓄能器存储罐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该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蓄能器内部进行测压,不便于检测内部气压是否泄露,也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与及时检修,且压力过高时不便于对蓄能器进行泄压,降低蓄能器存储罐使用年限。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移动件顶部上;主体组件,包括存储件、报警件和充气件,所述充气件和报警件设置于所述存储件上,所述存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以及;泄压组件,包括缓压件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缓压件上,所述缓压件设置于所述存储件的上。

5、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支撑座、支撑腿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支撑腿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

6、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箱、橡胶垫、环形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箱的内侧,所述环形板设置于所述固定箱内,所述橡胶垫胶接于所述环形板上,所述固定箱设置于所述移动件顶部。

7、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固定环、第二弹簧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固定箱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上。

8、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储件包括充气罐、活塞、壳体、缓冲板、第三弹簧和圆板,所述第三弹簧的设置于所述缓冲板与圆板之间,所述圆板和缓冲板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充气罐内,所述充气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9、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储件还包括圆管、连接环、第一密封塞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塞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一端内,所述圆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上。

10、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报警件包括压力表、磁传感器、磁钢、报警灯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一端内,所述报警灯固定于所述磁传感器的一端上,所述磁钢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磁传感器贴合在磁钢外侧上,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磁传感器的一端上。

11、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气件包括接口管、通气管、第二密封塞和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连通于所述充气罐上,所述第二密封塞塞接于通气管一端上,所述通气管连通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上,所述接口管设置于所述通气管另一端上。

12、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压件包括泄压管、固定架、泄压箱、泄压腔、输送腔和第一橡胶塞,所述第一橡胶塞固定于所述泄压箱顶部上,所述输送腔连通于所述泄压箱上,所述泄压腔设置于所述泄压箱内,所述泄压箱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泄压管连通于所述充气罐上。

13、作为本技术所述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壳、阀门、第二橡胶塞、螺纹杆、驱动杆、第四弹簧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驱动杆一端上,所述第四弹簧套接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橡胶塞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一端上,所述阀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固定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泄压箱的底部。

14、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主体组件设置的报警件对存储件进行压力检测,压力泄露时提醒工作人员对该蓄能器进行检修,实时监测蓄能器内气体是否泄漏,及时产生报警信号,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泄气组件对主体组件进行泄压,当蓄能器存储罐压力过高时便于对蓄能器进行泄压,提高蓄能器存储罐的使用年限,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对主体组件进行防护与固定,宾语使用人员对主体组件进行固定后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01)包括支撑座(101a)、支撑腿(101b)和万向轮(101c),所述万向轮(101c)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01a)的底部,所述支撑腿(101b)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01a)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2)包括固定箱(102a)、橡胶垫(102b)、环形板(102e)和第一弹簧(102d),所述第一弹簧(102d)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箱(102a)的内侧,所述环形板(102e)设置于所述固定箱(102a)内,所述橡胶垫(102b)胶接于所述环形板(102e)上,所述固定箱(102a)设置于所述移动件(101)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2)还包括固定环(102c)、第二弹簧(102f)和固定座(102g),所述固定座(102g)固定于所述固定箱(102a)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102f)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2g)上,所述固定环(102c)固定于所述第二弹簧(102f)的一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件(201)包括充气罐(201a)、活塞(201b)、壳体(201c)、缓冲板(201d)、第三弹簧(201e)和圆板(201f),所述第三弹簧(201e)的设置于所述缓冲板(201d)与圆板(201f)之间,所述圆板(201f)和缓冲板(201d)均设置于所述壳体(201c)内,所述活塞(201b)设置于所述充气罐(201a)内,所述充气罐(201a)设置于所述壳体(201c)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件(201)还包括圆管(201g)、连接环(201h)、第一密封塞(201i)和连接管(201j),所述连接管(201j)连通于所述壳体(201c)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塞(201i)设置于所述连接环(201h)的一端内,所述圆管(201g)设置于所述壳体(201c)的一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件(202)包括压力表(202a)、磁传感器(202b)、磁钢(202c)、报警灯(202d)和固定板(202e),所述固定板(202e)固定于所述壳体(201c)一端内,所述报警灯(202d)固定于所述磁传感器(202b)的一端上,所述磁钢(202c)固定于所述固定板(202e)上,所述磁传感器(202b)贴合在磁钢(202c)外侧上,所述压力表(202a)设置于所述磁传感器(202b)的一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203)包括接口管(203a)、通气管(203b)、第二密封塞(203c)和充气管(203d),所述充气管(203d)连通于所述充气罐(201a)上,所述第二密封塞(203c)塞接于通气管(203b)一端上,所述通气管(203b)连通于所述壳体(201c)的另一端上,所述接口管(203a)设置于所述通气管(203b)另一端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压件(301)包括泄压管(301a)、固定架(301b)、泄压箱(301c)、泄压腔(301d)、输送腔(301e)和第一橡胶塞(301f),所述第一橡胶塞(301f)固定于所述泄压箱(301c)顶部上,所述输送腔(301e)连通于所述泄压箱(301c)上,所述泄压腔(301d)设置于所述泄压箱(301c)内,所述泄压箱(301c)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01b)上,所述固定架(301b)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201c)上,所述泄压管(301a)连通于所述充气罐(201a)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302)包括固定壳(302a)、阀门(302b)、第二橡胶塞(302c)、螺纹杆(302d)、驱动杆(302e)、第四弹簧(302f)和固定块(302g),所述固定块(302g)固定于所述驱动杆(302e)一端上,所述第四弹簧(302f)套接于所述驱动杆(302e)上,所述螺纹杆(302d)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驱动杆(302e)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橡胶塞(302c)设置于所述固定壳(302a)一端上,所述阀门(302b)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302d)的另一端上,所述固定壳(302a)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泄压箱(301c)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01)包括支撑座(101a)、支撑腿(101b)和万向轮(101c),所述万向轮(101c)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01a)的底部,所述支撑腿(101b)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01a)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2)包括固定箱(102a)、橡胶垫(102b)、环形板(102e)和第一弹簧(102d),所述第一弹簧(102d)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箱(102a)的内侧,所述环形板(102e)设置于所述固定箱(102a)内,所述橡胶垫(102b)胶接于所述环形板(102e)上,所述固定箱(102a)设置于所述移动件(101)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2)还包括固定环(102c)、第二弹簧(102f)和固定座(102g),所述固定座(102g)固定于所述固定箱(102a)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102f)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2g)上,所述固定环(102c)固定于所述第二弹簧(102f)的一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件(201)包括充气罐(201a)、活塞(201b)、壳体(201c)、缓冲板(201d)、第三弹簧(201e)和圆板(201f),所述第三弹簧(201e)的设置于所述缓冲板(201d)与圆板(201f)之间,所述圆板(201f)和缓冲板(201d)均设置于所述壳体(201c)内,所述活塞(201b)设置于所述充气罐(201a)内,所述充气罐(201a)设置于所述壳体(201c)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件(201)还包括圆管(201g)、连接环(201h)、第一密封塞(201i)和连接管(201j),所述连接管(201j)连通于所述壳体(201c)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塞(201i)设置于所述连接环(201h)的一端内,所述圆管(201g)设置于所述壳体(201c)的一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压力报警功能的蓄能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李皓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莱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