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38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包括固定柱、缓冲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柱前端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设有制动器,制动器上左右两端贴合抱闸臂,且制动器前后两端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固定柱左右两端设有安装板,固定柱上下两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对应抱闸臂设有移动机构。本技术使用时,启动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进行旋转,第二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抱闸臂相互靠近运动,抱闸臂从而与制动器摩擦进行制动,同时通过设置的限位杆结构的配合使用,两个抱闸臂在相互靠近运动时不会发生错位,提高了制动效果,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是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


技术介绍

1、当前,国内电梯驱动曳引机的鼓式制动抱闸臂,为起到抱闸制动作用,使得在制动过程中,保证制动的稳定性,规定抱闸臂与抱闸轮的结合面积不小于抱闸臂在抱闸轮一侧总面积的75%,因此,为了增加抱闸臂与抱闸轮的结合面积,多数采用抱闸臂带动闸瓦的调整结构方式,即将闸瓦安装在抱闸轮两侧的抱闸臂上,闸瓦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抱闸臂上,旋转轴为直轴,闸瓦以旋转轴为支点旋转,在顶杆或弹簧的作用力下带动抱闸臂转动,抱闸臂以其底端的旋转轴为支点旋转,抱闸臂带动其上的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闸瓦旋转,实现对抱闸轮的制动或松开。

2、传统的电梯拽引机抱闸在使用过程中,抱闸臂与旋转直轴之间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导致两个抱闸臂在制动时发生错位,制动效果较差,影响了整个电梯的制动状态。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包括固定柱、缓冲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柱前端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设有制动器,制动器上左右两端贴合抱闸臂,且制动器前后两端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固定柱左右两端设有安装板,固定柱上下两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对应抱闸臂设有移动机构。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二转杆、第一轴承、连接架、第二轴承、螺纹杆、限位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抱闸臂上下对称螺纹连接螺纹杆,两个所述抱闸臂对应螺纹杆设有相反的螺纹线,螺纹杆左右两端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另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设置的螺纹杆便于带动两个抱闸臂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防护板、缓冲板、阻尼器和弹簧,所述制动器前后两端设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相互远离的一端设有若干阻尼器,阻尼器另一端设有缓冲板,通过设置的防护板和缓冲板便于对制动器提供防护效果。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器上套有弹簧,弹簧一端与防护板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弹簧和阻尼器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提供缓冲的效果。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前后两侧设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抱闸臂,抱闸臂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且限位杆左右两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限位杆避免两个抱闸臂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上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后端啮合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后端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后端设有电机,电机后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启动设置的电机便于带动第二转杆进行旋转,第二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抱闸臂相互靠近运动,抱闸臂从而与制动器摩擦进行制动。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杆上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左右两端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另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轴承和连接架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提高第二转杆旋转时的稳定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使用时,启动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进行旋转,第二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抱闸臂相互靠近运动,抱闸臂从而与制动器摩擦进行制动,同时通过设置的限位杆结构的配合使用,两个抱闸臂在相互靠近运动时不会发生错位,提高了制动效果,使用便捷。

12、2、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防护板、阻尼器、弹簧和缓冲板结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便于提供缓冲和防护的效果,避免制动器受到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包括固定柱(1)、缓冲机构(4)和移动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前端设有第一转杆(2),第一转杆(2)上设有制动器(3),制动器(3)上左右两端贴合抱闸臂(5),且制动器(3)前后两端设有缓冲机构(4),所述固定柱(1)左右两端设有安装板(6),固定柱(1)上下两端设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上对应抱闸臂(5)设有移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电机(801)、第二转杆(802)、第一轴承(803)、连接架(804)、第二轴承(805)、螺纹杆(806)、限位杆(807)、第一锥齿轮(808)和第二锥齿轮(809),所述抱闸臂(5)上下对称螺纹连接螺纹杆(806),两个所述抱闸臂(5)对应螺纹杆(806)设有相反的螺纹线,螺纹杆(806)左右两端设有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8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06)前后两侧设有贯穿抱闸臂(5)的限位杆(807),抱闸臂(5)与限位杆(807)滑动连接,且限位杆(807)左右两端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06)上设有第二锥齿轮(809),第二锥齿轮(809)后端啮合第一锥齿轮(808),第一锥齿轮(808)后端设有第二转杆(802),第二转杆(802)后端设有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的电机(8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802)上设有第一轴承(803),第一轴承(803)左右两端设有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的连接架(8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防护板(401)、缓冲板(402)、阻尼器(403)和弹簧(404),所述制动器(3)前后两端设有防护板(401),两个所述防护板(401)相互远离的一端设有若干阻尼器(403),阻尼器(403)另一端设有缓冲板(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3)上套有弹簧(404),弹簧(404)两端分别与防护板(401)和缓冲板(40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包括固定柱(1)、缓冲机构(4)和移动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前端设有第一转杆(2),第一转杆(2)上设有制动器(3),制动器(3)上左右两端贴合抱闸臂(5),且制动器(3)前后两端设有缓冲机构(4),所述固定柱(1)左右两端设有安装板(6),固定柱(1)上下两端设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上对应抱闸臂(5)设有移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电机(801)、第二转杆(802)、第一轴承(803)、连接架(804)、第二轴承(805)、螺纹杆(806)、限位杆(807)、第一锥齿轮(808)和第二锥齿轮(809),所述抱闸臂(5)上下对称螺纹连接螺纹杆(806),两个所述抱闸臂(5)对应螺纹杆(806)设有相反的螺纹线,螺纹杆(806)左右两端设有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8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错位电梯拽引机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06)前后两侧设有贯穿抱闸臂(5)的限位杆(807),抱闸臂(5)与限位杆(807)滑动连接,且限位杆(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盛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