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涤纶短纤生产,具体为一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1、涤纶短纤是由聚酯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在涤纶短纤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相应的上油操作。
2、但现有涤纶短纤进行上油操作时,会存在不能方便、快捷的将涤纶短纤两端进行相应固定,从而对涤纶短纤进行上油操作时,容易使得涤纶短纤发生褶皱,从而影响正常上油操作以及上油操作时能够进行单面上油,从而影响上油效率,故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上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且底板的顶端靠另外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放置板,两组所述放置板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且两组支撑板的顶端均与对应顶板的底端相固定设置,两组所述顶板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且对应电动推杆的底端均安装有压板,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11),且底板(1)的顶端靠另外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放置板(2),两组所述放置板(2)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21),且两组支撑板(21)的顶端均与对应顶板(22)的底端相固定设置,两组所述顶板(22)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23),且对应电动推杆(23)的底端均安装有压板(24),两组所述滑槽(11)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滑块(31),且两组滑块(31)的顶端均与移动座(3)的底端相固定,所述移动座(3)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30),且连通槽(30)的对应两侧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11),且底板(1)的顶端靠另外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放置板(2),两组所述放置板(2)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21),且两组支撑板(21)的顶端均与对应顶板(22)的底端相固定设置,两组所述顶板(22)的底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23),且对应电动推杆(23)的底端均安装有压板(24),两组所述滑槽(11)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滑块(31),且两组滑块(31)的顶端均与移动座(3)的底端相固定,所述移动座(3)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30),且连通槽(30)的对应两侧内壁分别通过对应轴承与对应两组转动杆(33)的对应一端相固定,两组所述转动杆(3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上油辊(34),所述移动座(3)的顶端靠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储油箱(4),且储油箱(4)的对应两侧均连通设置有上油管(42),两组所述上油管(42)的对应一端均开设有若干组喷雾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孝坤,顾兵,时俊,高天荣,
申请(专利权)人:宝之畅纺织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