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70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包括:切缝药包、第一超前小导管和第二超前小导管;待开挖隧道设有第一掌子面和第二掌子面,所述第一掌子面和第二掌子面内分别设有第一初支区和第二初支区,所述第一初支区和第二初支区外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超前小导管和第二超前小导管,所述第一初支区和第二初支区内侧分别为第一弱爆破区和第二弱爆破区;所述第一弱爆破区和第二弱爆破区的周边孔设有所述切缝药包,所述切缝药包的切缝方向与所述初支区轮廓线切线方向相同。本申请采用切缝药包定向爆破的方法减少对中夹岩柱的震动破坏,并辅以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法对中夹岩柱进行加固,提高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中夹岩柱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爆破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1、隧道是人们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中,钻爆法做为传统的一种隧道爆破施工方法,它以经济,实用,简单,灵活的优点在我国隧道开挖市场上占据着优势。

2、小净距隧道是分离式隧道的一种特殊布置形式,其双洞隧道净距介于连拱隧道和规范要求的分离式隧道最小净距之间。由于隧道净距较小,施工时双洞相互影响较大,对隧道围岩特别是中夹岩柱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钻爆法在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中存在中夹岩柱的施工稳定性差,损伤较大,可控性差等问题,使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以克服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中夹岩柱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包括切缝药包、第一超前小导管和第二超前小导管;

4、待开挖隧道设有第一掌子面和第二掌子面,所述第一掌子面和所述第二掌子面之间为中夹岩柱,所述第一掌子面内设有第一初支区,所述第一初支区外侧设有所述第一超前小导管,所述第一初支区内侧为第一弱爆破区,所述第一弱爆破区设在所述第一掌子面靠近中夹岩柱的半区内;所述第二掌子面内设有第二初支区,所述第二初支区外侧设有所述第二超前小导管,所述第二初支区内侧为第二弱爆破区,所述第二弱爆破区设在所述第二掌子面靠近所述中夹岩柱的半区内;

5、所述第一弱爆破区和所述第二弱爆破区内设有周边孔,周边孔内设有所述切缝药包,所述第一弱爆破区内的所述切缝药包的切缝方向与所述第一初支区外侧轮廓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弱爆破区内的所述切缝药包的切缝方向与所述第二初支区外侧轮廓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切缝药包包括中空管体和紧箍结构,所述中空管体设有切缝,所述中空管体的外侧设置所述紧箍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初支区用于设置第一初支结构、所述第二初支区用于设置第二初支结构,所述第一初支结构内侧和所述第二初支结构内侧设有工字钢架横向支撑,所述工字钢架横向支撑抵接于所述第一初支结构。

8、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拉锚杆,所述对拉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初支结构和所述第二初支结构连接,所述对拉锚杆设于所述中夹岩柱内。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掌子面内设有第一斜眼掏槽孔,所述第一斜眼掏槽孔包括第一内侧孔和第一外侧孔,所述第一内侧孔设于靠近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一外侧孔设于远离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一内侧孔与所述第一掌子面的夹角为60°,所述第一外侧孔与所述第一掌子面的夹角为70°;所述第二掌子面内设有第二斜眼掏槽孔,所述第二斜眼掏槽孔包括第二内侧孔和第二外侧孔,所述第二内侧孔设于靠近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二外侧孔设于远离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二内侧孔与所述第二掌子面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外侧孔与所述第二掌子面的夹角为70°。

10、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在弱爆破区内的周边孔内设置切缝药包,切缝药包的切缝方向沿着初支结构的轮廓线实现定向爆破,减少了爆破时对中夹岩柱的震动破坏,并辅以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法对中夹岩柱进行加固,提高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中夹岩柱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缝药包(8)、第一超前小导管(9)和第二超前小导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药包(8)包括中空管体(81)和紧箍结构(82),所述中空管体(81)设有切缝,所述中空管体(81)的外侧设置所述紧箍结构(8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支区(3)用于设置第一初支结构(12)、所述第二初支区(4)用于设置第二初支结构(13),所述第一初支结构(12)内侧和所述第二初支结构(13)内侧设有工字钢架横向支撑(14),所述工字钢架横向支撑(14)抵接于所述第一初支结构(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拉锚杆(11),所述对拉锚杆(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初支结构(12)和所述第二初支结构(13)连接,所述对拉锚杆(11)设于所述中夹岩柱(5)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掌子面(1)内设有第一斜眼掏槽孔(151),所述第一斜眼掏槽孔(151)包括第一内侧孔(1511)和第一外侧孔(1512),所述第一内侧孔(1511)设于靠近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一外侧孔(1512)设于远离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一内侧孔(1511)与所述第一掌子面(1)的夹角为60°,所述第一外侧孔(1512)与所述第一掌子面(1)的夹角为70°;所述第二掌子面(2)内设有第二斜眼掏槽孔(181),所述第二斜眼掏槽孔(181)包括第二内侧孔(1811)和第二外侧孔(1812),所述第二内侧孔(1811)设于靠近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二外侧孔(1812)设于远离隧道中心线处,所述第二内侧孔(1811)与所述第二掌子面(2)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外侧孔(1812)与所述第二掌子面(2)的夹角为7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缝药包(8)、第一超前小导管(9)和第二超前小导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药包(8)包括中空管体(81)和紧箍结构(82),所述中空管体(81)设有切缝,所述中空管体(81)的外侧设置所述紧箍结构(8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支区(3)用于设置第一初支结构(12)、所述第二初支区(4)用于设置第二初支结构(13),所述第一初支结构(12)内侧和所述第二初支结构(13)内侧设有工字钢架横向支撑(14),所述工字钢架横向支撑(14)抵接于所述第一初支结构(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净距隧道爆破减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拉锚杆(11),所述对拉锚杆(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初支结构(12)和所述第二初支结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宽黄浩姜谙男张全邦王昊张海鲲冯云鹏宋业华周榆国贾学健聂生泽仲启尧刘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