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87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属于车载设备技术领域。该抬头显示装置包括的第一光源用于射入第一颜色光束、第二光源用于射入第二颜色光束,第三光源用于射入第三颜色光束;第一整形透镜位于第一光源的入射光路和第二光源的入射光路中,第一整形透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光束和第三颜色光束;第二整形透镜位于第三光源的入射光路、第二光源的反射光路中以及第一光源透过第一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中,第二整形透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光束和第二颜色光束;吸光结构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整形透镜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和第二整形透镜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形成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至少部分和第二投影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载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设备也在不断的方便着驾乘人员的使用。如,在车辆上配备抬头数字显示仪(heads up display,简称hud),即风窗玻璃仪表显示装置,该装置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窗玻璃上,以方便驾驶员可以直视重要信息。

2、目前,风窗玻璃仪表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激光器、反射机构、图形扫描机构以及扩大扫描图像结构。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依次反射机构、图像扫描机构和扩大扫描图像机构,最终显示在车辆的风窗玻璃上。其中,为降低光束传播过程的杂光,通常在反射机构和图形扫描机构之间设置有光阑,以降低杂光。

3、然而,上述结构在光束到达反射机构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消光处理,进而导致反射机构产生大量散射、反射光束的杂光,难以避免大量的杂光干扰光束,增加了后续环节的控光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装置在光束传播过程中存在杂光干扰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装置,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包括:

3、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用于射入第一颜色光束、所述第二光源用于射入第二颜色光束,所述第三光源用于射入第三颜色光束,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光束、所述第二颜色光束和所述第三颜色光束为红、绿、蓝中各不相同的颜色;

4、第一整形透镜,所述第一整形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入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入射光路中,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光束和第三颜色光束;

5、第二整形透镜,所述第二整形透镜位于所述第三光源的入射光路、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光路中以及所述第一光源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中,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用于透过第一颜色光束和第二颜色光束;

6、吸光结构,所述吸光结构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整形透镜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形成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投影重合,所述第一平面为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入射光路的方向垂直的平面。

7、可选的,所述吸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光源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反射光路以及所述第三光源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中。

8、可选的,所述吸光结构朝向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和朝向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表面为吸光表面,所述吸光表面用于吸收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束,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760纳米的波长。

9、可选的,所述吸光表面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射入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中,射入到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中。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还包括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为圆弧面。

11、可选的,所述抬头显示装置还包括:

12、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13、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光源的入射光路的方向和所述第一整形透镜所在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光源的入射光路的方向和所述第一整形透镜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14、所述第二整形透镜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光路的方向和所述第二整形透镜所在平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光源的入射光路的方向和所述第二整形透镜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第四夹角;

15、其中,所述第一整形透镜沿第一方向在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整形透镜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光源的入射光路的方向,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6、可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光栅;

17、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光束和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反射光束穿过所述第一光栅。

18、可选的,所述外壳还包括:

19、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均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

20、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镜面反射镜,所述镜面反射镜安装在所述第三腔体中;

21、其中,所述镜面反射镜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整形透镜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2、可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光栅;

23、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光束和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反射光束穿过所述第二光栅。

24、可选的,所述外壳还包括:

25、至少一个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且位于所述镜面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

26、可选的,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光栅。

27、可选的,在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四腔体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腔体之间设置有第四光栅。

28、可选的,位于光束出口处的所述第四腔体的口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五光栅。

29、可选的,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

30、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为蓝色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绿色光源,所述第三光源为红色光源,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用于透过蓝色光束和红色光束,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用于透过蓝色光束和绿色光束。

3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装置,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包括:

32、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33、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之间,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内壁上,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内壁上,其中,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为所述第一腔体相邻的两个内壁,所述第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三内壁上;

34、第一整形透镜,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整形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入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入射光路中;

35、第二整形透镜,所述第二整形透镜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整形透镜位于所述第三光源的入射光路、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光路中以及所述第一光源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中;

36、所述吸光结构,所述吸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第四内壁和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五内壁中的至少一处,其中,所述第四内壁为所述第一腔体中和所述第二内壁相对的内壁,所述第五内壁为所述第二腔体中和所述第三内壁相对的内壁。

3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整形透镜位于第一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光源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反射光路以及所述第三光源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朝向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和朝向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表面为吸光表面,所述吸光表面用于吸收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束,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760纳米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表面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射入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中,射入到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还包括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头显示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光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光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光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四腔体的情况下,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腔体之间设置有第四光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光束出口处的所述第四腔体的口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五光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蓝色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绿色光源,所述第三光源为红色光源,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用于透过蓝色光束和红色光束,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用于透过蓝色光束和绿色光束。

16.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包括: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光源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反射光路以及所述第三光源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出射光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朝向所述第一整形透镜和朝向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的表面为吸光表面,所述吸光表面用于吸收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束,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760纳米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表面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射入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中,射入到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还包括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头显示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光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杰赵家俊阮锐姜莉莉贺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