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80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化学通式为:Na<subgt;x</subgt;Mn<subgt;i</subgt;M<subgt;y</subgt;O<subgt;2+β</subgt;;M为除锰以外的其他金属元素,具体为Li、K、Ca、Zn、Al、Ni、Fe、Cu、Ti、Mg、Co、Ba、Sr、B、Cr、Co、V、Zr、Nb中的至少3种;0.67≤x≤1;0.6≤i<1,i>y,i+y=1,‑0.02≤β≤0.02;层状氧化物材料的颗粒内核区域的体心与颗粒体心重合,锰含量由颗粒体心朝颗粒表面呈降低的浓度梯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调控颗粒表面元素种类和分布,具有一定锰元素浓度梯度,能够有效的降低表面锰溶出现象,有利于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又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第一代专门为钠离子电池设计的氧化物材料主要包括nacoo2和namno2等。它们展现了一定的电化学性能,但容量较低、循环寿命短,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2、为了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性能,进一步研发了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层状氧化物材料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包括p2相(如,na0.67mn0.675ni0.125co0.125o2)和o3相(如nani0.33mn0.33cu0.33o2)等。这些材料可以实现较高的储能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但是现有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存在循环性能差、空气稳定性不好等问题。为此专利公开号为cn10461728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基富钠层状氧化物材料,采用cu替代昂贵且有毒的ni、co的p2相,降低成本和提高空气水稳定性。但纯p2相材料,钠配比较低,可逆脱嵌的活性钠较低,导致容量低,且在充放电过程中,p2相材料会发生体积膨胀,可能导致材料结构破坏,降低循环寿命,且导电性差。另外专利公开号为cn116154116a的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制备核壳结构的钠电正极材料,内核为o3相正极材料,外壳为金属氧化物和碳的混合。金属氧化物,修饰正极材料表界面,改善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提高材料的循环以及倍率性能。碳源分解生成碳,碳层发挥疏水的效果,有效抑制了材料内的na+溶出问题,提高材料的空气稳定性。但壳核结构内核层和外壳层组分相差较大,交界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材料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差,在制备正极极片或充放电过程中容易破裂,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循环性能,且碳包覆层可能会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的电荷传输路径,导致反应时间延长,进而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

3、因此对于包括o3相高钠配比的钠电正极材料而言,表现出更高的初始容量,但对空气中的co2和h2o非常敏感,与空气接触会在颗粒表面生成naoh和na2co3,同时材料内部会有残余的碱性物质na2co3,导致材料ph值很高。因此如何制备出一种具备空气稳定性强,加工性能和循环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钠电正极材料是解决目前钠电正极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调控表面元素种类和分布,又具有一定锰元素浓度梯度,能够有效的降低表面锰溶出现象,有利于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有效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且生产成本低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点是: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xmnimyo2+β;

4、其中,m为除锰以外的其他金属元素,具体为li、k、ca、zn 、al 、ni、fe、cu、ti、mg、co、ba、sr、b、cr、co、v、zr、nb中的至少3种;

5、0.67≤x≤1; 0.6≤i<1,i>y ,i+y=1,-0.02≤β≤0.02;

6、且层状氧化物材料的颗粒内核区域的体心与层状氧化物材料的颗粒体心重合,锰含量由颗粒体心朝颗粒表面呈降低的浓度梯度。

7、进一步是:颗粒内核区域的锰价态低于颗粒表面的锰价态。优选是颗粒表面的锰价态为稳定的4价,锰源用二氧化锰。颗粒内核区域锰价态要低于4价,锰源中至少添加有小于4价的锰源。

8、其中,颗粒内核区域形成的体积占颗粒总体积的15%-60%。优选为20%-50%。

9、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表面锰的物质量k,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内部锰的物质量j,i=j+k,k:y=(0.8~1.2):1。控制这个比例范围,首先保证材料表面金属m与mn含量基本相当,其次超过这个比例范围很难形成从内核到外表面的锰浓度梯度。进一步优选是:i=0.7,k:y=1:1。

10、更进一步是: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的平均锰含量(i)与材料表面锰含量(n(mn))的比值范围在:1.1≤i: n(mn) ≤1.8 ,n(mn)为层状氧化物颗粒表面mn元素占除钠以外全部金属元素的摩尔比。

11、优选是: 层状氧化物材料的颗粒为单晶,平均粒径为1.0-9.0微米 。层状氧化物材料内部na2co3<1000ppm,材料表面h2o<300ppm,naoh /(naoh+h2o)<0.9。

1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1):将用作颗粒内核的第一锰源球磨得到第一锰源粉末,将钠源和第一锰源粉末按照na:mn=x:j摩尔比在溶剂中混合,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锰源粉末包覆的钠锰混合物。

14、步骤(2):根据mn:m=k:y摩尔比将用作表面锰的第二锰源与m金属源混合后,在600-800℃中预烧结2-8h,得到氧化物前驱体。

15、步骤(3):将钠锰混合物与氧化物前驱体混合后,在800-1200℃中烧结5-12h,得到层状氧化物材料。

16、本专利技术设计为先形成内核(未烧结),然后在内核基础上混合多种元素的外层,材料在经过烧结后,由于内核锰含量高,从而会发生微小扩散,形成从内核到表面的锰梯度。由于扩散能力有限,表面和内核锰基本没发生扩散,所以形成锰含量梯度。

17、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锰源为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是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中一种,或者三氧化二锰和四氧化三锰的混合物;或者三氧化二锰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第二锰源为了表面稳定性更好,优选二氧化锰。

18、所述钠源为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或其组合,溶剂为纯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一种或多种。

19、本专利技术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1、1、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内核锰含量大于表面锰含量,且存在一定浓度梯度,能够有效的降低表面锰溶出现象,有利于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

22、2、表面mn元素与m各元素总含量差距较小,且表面金属元素种类至少为4种,能够显著降低材料应力,有效提高正极材料电子电导率,从而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且表面的mn主要为稳定的4价,能够稳定材料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及各金属元素变价过程中,不会使材料产生较大畸变,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23、3、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通过先将钠源与内核的第一锰源进行混合后干燥,能够有效避免钠源在后续烧结过程中吸水及原料分散性降低而导致钠电正极材料中各元素不能混合均匀、各颗粒的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且锰源包覆在钠源表面后,在后续烧结或运输过程中,对反应条件或储存条件中湿度要求较传统制备方法或存储要求更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4、4、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通过在第一锰源中添加小于4价的锰源,第二锰源用二氧化锰,使材料内核锰源价态低于表面锰源价态,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xMniMyO2+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表面锰的物质量k,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内部锰的物质量j, i=j+k,k:y=(0.8~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内核区域的锰价态低于颗粒表面的锰价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的平均锰含量i与材料表面锰含量n(Mn)的比值范围在:1.1≤i: n(Mn) ≤1.8 ,n(Mn)为层状氧化物颗粒表面Mn元素占除钠以外全部金属元素的摩尔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颗粒内核区域形成的体积占颗粒总体积的1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的颗粒为单晶,平均粒径为1.0-9.0微米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内部Na2CO3<;1000ppm,表面H2O<300ppm,NaOH /(NaOH+H2O)<0.9。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锰源为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锰源为二氧化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钠源为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或其组合,溶剂为纯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xmnimyo2+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表面锰的物质量k,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内部锰的物质量j, i=j+k,k:y=(0.8~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内核区域的锰价态低于颗粒表面的锰价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层状氧化物材料颗粒的平均锰含量i与材料表面锰含量n(mn)的比值范围在:1.1≤i: n(mn) ≤1.8 ,n(mn)为层状氧化物颗粒表面mn元素占除钠以外全部金属元素的摩尔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其特征在于:颗粒内核区域形成的体积占颗粒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华赖正杰赵建明郭启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钠新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