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学模组以及VR显示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光学模组以及VR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78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模组以及VR显示设备,光学模组中的至少三个透镜至少包括:第一透镜、第三透镜以及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第二透镜;反射偏振膜设置于第一透镜朝向第二透镜的一面上,线偏振片设置于第二透镜朝向第一透镜的一面上,四分之一偏振片设置于第二透镜背离第一透镜的一面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沿着光学模组的出光方向排布,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相贴合形成透镜组,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具有间距,第三透镜可相对于透镜组发生平移,以进行屈光度调节。本申请能够在保证光学模组有较大的视场角和较高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光学模组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模组以及vr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光电传感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嗅一体化的特定范围内虚拟的环境。用户使用vr显示设备可以自然地与虚拟世界中的客体进行实时逼真交互,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2、vr显示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光学模组,光学模组显示图像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vr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目前,vr显示设备中的光学模组在朝着小型化的同时,需要更大的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和较高的成像质量,以给用户更佳的沉浸化的体验。对于光学模组的光学方案中,所用到偏振膜与分光膜之间的间距决定了光路可折叠的距离,以及决定了系统总长可缩减的程度,但是过大的间距又会导致透镜的口径过大,不利于光学模组的小型化。因此,如何在保证光学模组有较大的视场角和较高成像质量的前提下解决光学模组的小型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以及vr显示设备,能够在保证光学模组有较大的视场角和较高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光学模组的小型化。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模组,至少包括:反射偏振膜、线偏振片、四分之一偏振片以及至少三个透镜;

3、所述至少三个透镜至少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

4、所述反射偏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所述线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一面上,所述四分之一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背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面上;

5、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三透镜沿着所述光学模组的出光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相贴合形成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三透镜可相对于所述透镜组发生平移,以进行屈光度调节;

6、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均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透镜。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偏振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线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呈0度。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偏振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四分之一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呈44.5度至45.5度。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半透半反膜;所述半透半反膜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背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增透减反射膜、第二增透减反射膜以及第三增透减反射膜;

11、所述第一增透减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四分之一偏振片背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

12、所述第二增透减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背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

13、所述第三增透减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大于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最大有效外径小于38.2mm;

16、所述第二透镜的最大有效外径小于38.2mm;

17、所述第三透镜的最大有效外径小于38.2mm。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模组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模组在水平方向上的视场角为hfov,

19、19.0mm<f*tan(hfov/2)<22mm。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模组的屈光度调节范围为-8d至0d。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vr显示设备,至少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

22、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模组以及vr显示设备,该光学模组中,至少三个透镜至少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均为正透镜,第二透镜为负透镜,第二透镜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反射偏振膜设置于第一透镜朝向第二透镜的一面上,线偏振片设置于第二透镜朝向第一透镜的一面上,四分之一偏振片设置于第二透镜背离第一透镜的一面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沿着光学模组的出光方向排布,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相贴合形成透镜组,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具有间距,第三透镜可相对于透镜组发生平移,以对光学模组进行屈光度调节,这样,能够在保证光学模组有较大的视场角和较高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光学模组的小型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偏振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线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呈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偏振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四分之一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呈44.5度至45.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透半反膜;所述半透半反膜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背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增透减反射膜、第二增透减反射膜以及第三增透减反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大于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最大有效外径小于38.2mm;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模组在水平方向上的视场角为HFOV;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的屈光度调节范围为-8D至0D。

10.一种V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偏振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线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呈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偏振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四分之一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呈44.5度至45.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透半反膜;所述半透半反膜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背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增透减反射膜、第二增透减反射膜以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磊程黎辉关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