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69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申请涉及集成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参考参数向量、遮挡向量和目标功率输入重构编码器和重构解码器中得到第一重构向量,根据参考参数向量和目标功率确定临时参数向量集合,结合第一重构向量得到第一重构损失以对重构模型进行初次训练,进而结合参考参数向量、第一重构向量和目标功率得到第二重构向量,结合目标参数向量得到第二重构损失以对重构模型进行再次训练,进而结合当前信号光纤的参数向量、遮挡向量和当前期望功率得到当前重构向量,通过对同个重构模型架构进行两阶段式训练,得到能够直接输出泵浦光的最优参数向量的重构模型,在保证选型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泵浦光选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光学,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泵浦合束器制作时,由于期望光纤束的截面呈现形状尽可能为圆形结构,并且光纤间的间距尽可能小,在信号光纤确定的前提下,泵浦光纤的数量越多、半径越小,越容易满足期望条件,然而,泵浦光纤的数量过大或者半径过小,又会导致合束器制作成本的增加。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光纤合束控制系统,同时兼顾制作成本和信号光增强效果的泵浦光纤选型,然而,由于其采用了在线学习的方式,在实际应用时,选型过程耗时较长,选型效率较差。

3、因此,如何在保证泵浦光纤选型准确率的同时,提高泵浦光纤选型的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s201,对b进行遮挡,得到遮挡向量bmask,其中,b是指泵浦光纤的初始参数向量。

3、s202,将a、bmask和q0,输入重构编码器enc0和重构解码器dec0中,得到第一重构向量bre1,其中,a是指信号光纤的参考参数向量,q0是指目标功率。

4、s203,根据a和q0,确定c,其中,c是指临时参数向量集合。

5、s204,根据bre1和c,计算得到第一重构损失loss1。

6、s205,根据loss1对enc0和dec0进行初次训练,得到经初次训练的重构编码器enc1和经初次训练的重构解码器dec1。

7、s206,将a、bre1和q0输入enc1和dec1,得到第二重构向量bre2。

8、s207,根据bre2和c对应的目标参数向量ctar,计算得到第二重构损失loss2。

9、s208,根据loss2对enc1和dec1进行再次训练,得到经再次训练的重构编码器enc2和经再次训练的重构解码器dec2。

10、s209,将当前信号光纤的参数向量acu、bmask和当前期望功率qcu,输入enc2和dec2,得到当前重构向量brec。

11、s210,选择满足brec的泵浦光纤应用于合束器。

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合束控制系统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b进行遮挡,得到遮挡向量bmask,将a、bmask和q0,输入重构编码器enc0和重构解码器dec0中,得到第一重构向量bre1,根据a和q0,确定c,根据bre1和c,计算得到第一重构损失loss1,根据loss1对enc0和dec0进行初次训练,得到经初次训练的重构编码器enc1和经初次训练的重构解码器dec1,将a、bmask和q0输入enc1和dec1,得到第二重构向量bre2,根据bre2和c对应的目标参数向量ctar,计算得到第二重构损失loss2,根据loss2对enc1和dec1进行再次训练,得到经再次训练的重构编码器enc2和经再次训练的重构解码器dec2,将当前信号光纤的参数向量acu、bmask和当前期望功率qcu,输入enc2和dec2,得到当前重构向量brec,选择满足brec的泵浦光纤应用于合束器。通过对同个重构模型架构进行两阶段式训练,在一阶段训练时以集合作为标签,丰富了标签数据,避免模型训练出现过拟合的情况,在二阶段训练时再对较优参数与最优参数之间的关联进行增强学习,从而得到能够直接输出泵浦光的最优参数向量的重构模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一中的光纤合束系统,能够提高泵浦光选型的实际应用效率,同时保证泵浦光选型的准确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mask=[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oss1符合如下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ω=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oss2符合如下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度量函数采用欧式距离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0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器为泵浦合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合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mask=[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oss1符合如下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ω=10000。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岩潘伟巍张磊王帅李太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频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