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69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包括工作缸和套设在其外部的外壳,工作缸外部与外壳内部之间形成有油液通道,工作缸外壁开设有与油液通道相通的溢流孔,油液通道内设有流通件与溢流孔相连,流通件包括与溢流孔相通的流通管和挡油板,流通管上开设有流通槽,挡油板滑动设在流通管位于流通槽的一端,外壳上设有移动组件与挡油板相连,移动组件受驱能推动挡油板沿流通管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传统中工作缸缸体上的溢流孔其尺寸固定,从而由其进入油液通道的通油量也是固定的,且溢流孔位于外壳内部,人员不便对溢流孔与油液通道之间油液互通效率进行调节,本技术能够便于人员调节溢流孔与油液通道之间的油液互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各种车辆,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2、公开号为cn20740668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连接环,活塞总成,密封装置,第一止回阀,调节阀总成,补油装置,外壳和工作缸,外壳内安装工作缸,工作缸上端连接密封装置,工作缸下端连接调节阀总成,工作缸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间隙构成油液通道,工作缸缸体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处设有第一止回阀,调节阀总成包括第二止回阀,调节阀还包括阀体、阀杆和回位弹簧,阀杆安装在阀体中,阀体与阀杆之间设置回位弹簧,通过设置调节阀,调整阀杆在阀体中的位置可起到调节阻尼力的效果,其灵敏度高,控制机构简单可靠,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优点,但工作缸缸体上的溢流孔其尺寸固定,从而由其进入油液通道的通油量也是固定的,且溢流孔位于外壳内部,人员不便对溢流孔与油液通道之间油液互通效率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工作缸和套设在其外部的外壳,所述工作缸外部与所述外壳内部之间形成有油液通道,所述工作缸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油液通道相通的溢流孔,所述油液通道内设置有流通件与所述溢流孔相连,所述流通件包括与所述溢流孔相通的流通管和挡油板,所述流通管的侧端开设有流通槽,所述挡油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流通管位于所述流通槽的一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移动组件与所述挡油板相连,所述移动组件受驱能够推动所述挡油板沿流通管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3、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支撑筒和滑动设置在支撑筒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挡油板远离所述流通管一端相连,所述支撑筒内螺接设置有螺栓,且所述螺栓底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4、作为优选,所述螺栓一端位于所述支撑筒外部,且螺栓位于支撑筒外部一端设置有旋钮。

5、作为优选,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处套设固定有延伸环,所述延伸环与所述支撑筒内远离所述螺栓一侧之间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两端分别与所述延伸环和所述支撑筒内壁各自相对一侧相连。

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筒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支撑筒上开设有与所述刻度尺相对的限位槽,所述延伸环外壁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的指向块。

7、作为优选,还包括防误触组件,所述防误触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筒外部的固定座和滑动设置在其上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罩设在所述旋钮外部,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防护筒一侧设置有伸缩弹簧与所述防护筒相连。

8、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筒上嵌设有观察窗。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在溢流孔处设置带有流通槽的流通管以及在位于流通槽处滑动设置挡油板,外壳上设置移动组件连接挡油板,由该移动组件带动挡油板沿流通管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达到对流通槽开口处的遮挡范围调整,改变现有工作缸中溢流孔进入油液通道内通油量固定的问题,能够通过对流动槽的遮挡便于人员对流入油液通道内的油量进行调节,无需人员打开外壳来遮挡溢流孔,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得供人员进行油液通道与工作缸中油液流通的效率调节,油量流通的快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工作缸(7)和套设在其外部的外壳(1),所述工作缸(7)外部与所述外壳(1)内部之间形成有油液通道(8),所述工作缸(7)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油液通道(8)相通的溢流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的支撑筒(15)和滑动设置在支撑筒(15)上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所述挡油板(10)远离所述流通管(11)一端相连,所述支撑筒(15)内螺接设置有螺栓(18),且所述螺栓(18)底端与所述连接杆(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8)一端位于所述支撑筒(15)外部,且螺栓(18)位于支撑筒(15)外部一端设置有旋钮(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8)与所述连接杆(6)连接处套设固定有延伸环(17),所述延伸环(17)与所述支撑筒(15)内远离所述螺栓(18)一侧之间设置有防护罩(16),所述防护罩(16)两端分别与所述延伸环(17)和所述支撑筒(15)内壁各自相对一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5)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尺(4),所述支撑筒(15)上开设有与所述刻度尺(4)相对的限位槽(5),所述延伸环(17)外壁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限位槽(5)滑动连接的指向块(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误触组件,所述防误触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筒(15)外部的固定座(13)和滑动设置在其上的防护筒(12),所述防护筒(12)罩设在所述旋钮(19)外部,所述固定座(13)朝向所述防护筒(12)一侧设置有伸缩弹簧(14)与所述防护筒(1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2)上嵌设有观察窗(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工作缸(7)和套设在其外部的外壳(1),所述工作缸(7)外部与所述外壳(1)内部之间形成有油液通道(8),所述工作缸(7)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油液通道(8)相通的溢流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的支撑筒(15)和滑动设置在支撑筒(15)上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所述挡油板(10)远离所述流通管(11)一端相连,所述支撑筒(15)内螺接设置有螺栓(18),且所述螺栓(18)底端与所述连接杆(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8)一端位于所述支撑筒(15)外部,且螺栓(18)位于支撑筒(15)外部一端设置有旋钮(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8)与所述连接杆(6)连接处套设固定有延伸环(17),所述延伸环(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岺慎洪郑士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尔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