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62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由架体、背部垫板和底部垫板组成的三角架结构;每个部件有其对应的功能,各个部件通过连排机柜对应外形接口尺寸设计而成,解决了用分体式模板无法试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结构的适应性及减重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效果明显、适用性好。不仅能实现车厢内连排机柜底部减震器与背部减震器同时安装,而且还能模拟机柜安装解决机柜试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某复杂车厢生产,经过实践考验,满足生产要求。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只需两人按顺序将其放入车厢内实施操作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厢内的连排机柜安装技术,涉及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车厢内的连排机柜底部和背部减震器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车厢内安装机柜往往需要将机柜的底部、背部与其对应的减震器固定以实现机柜的安装。目前单个机柜安装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制作该机柜底部、背部减震器钻孔模板,利用单个模板钻孔安装机柜。采用这种方法不适合连排机柜,连排机柜三个及三个以上机柜并排放置采用上述分体式模板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出错率高,机柜的适配性差,而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连排机柜安装困难问题,实现其底部、背部同时钻减震器安装孔孔以达到提高连排机柜安装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解决车厢内连排机柜底部与背部同时钻安装孔以提高机柜安装质量。

3、技术方案

4、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架体1、背部垫板4和底部垫板3组成的三角架结构;背部垫板4和底部垫板3构成两个直角边,架体1为斜边,尺寸和外形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吻合;其中:所述架体1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在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保持一致,高度方向要大于背部减震器的安装位置;所述背部垫板4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所述底部垫板3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

5、所述底部垫板3的上方设有多个背部垫板4构成背部组合垫板2的直角边和多个架体1的斜边,多个背部垫板4的数量为多个架体1的数量加1。

6、所述架体1与底部垫板3的连接采用铆钉结构,架体1与背部垫板4的连接采用螺钉紧固,满足设计要求外形尺寸的转化,调整在底部垫板3上每个架体1与背部垫板4的距离,即机柜背部减震器到机柜的距离。

7、所述架体1采用方铝管。

8、所述方铝管选用牌号为6063的方铝管。

9、所述底部垫板3和背部垫板4采用普通碳素钢。

10、所述普通碳素钢上设有减重镂空结构。

11、所述背部垫板4的两端设有螺纹孔、连接螺钉的连接柱5,长度尺寸为背部减震器到机柜的距离。

12、所述连接柱5采用ф18碳素结构钢。

13、一种采用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实施车厢内连排机柜底部减震器与背部减震器同时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4、根据连排机柜的尺寸选择架体1、背部垫板4、底部垫板3;

15、根据连排机柜确定架体1和背部垫板4的数量,多个背部垫板4构成背部组合垫板2;

16、根据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在背部减震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标记背部垫板4上的孔位;

17、根据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在底部减震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标记每个单元底部垫板3上的孔位数量;

18、采用铆钉将多个架体1与底部垫板3连接,每个背部垫板4与架体1采用螺钉连接,根据底部垫板3上每个架体1与背部垫板4的距离后紧固,得到与准备安装的连排机柜相吻合的双面钻孔工装;

19、将本工装按放入车厢内,以底部垫板四周的三角标记作为定位基准,与车厢壁板建立关系;通过背部垫板4的底部垫板3上的孔位标记,实施底部减震器安装孔与背部减震器安装孔的钻孔;最后检查完成后,将工装退出车厢。

20、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由架体、背部垫板和底部垫板组成的三角架结构;背部垫板和底部垫板构成两个直角边,架体为斜边,尺寸和外形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吻合;架体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在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保持一致,高度方向要大于背部减震器的安装位置;背部垫板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底部垫板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

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首先本专利技术外形紧凑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的3个部件,每个部件有其对应的功能,各个部件通过连排机柜对应外形接口尺寸设计而成,解决了用分体式模板无法试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结构的适应性及减重要求:比如架体1采用铝合金结构焊接而成,2背部组合垫板、3底部垫板采用镂空方式。其次本专利技术效果明显、适用性好。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实现车厢内连排机柜底部减震器与背部减震器同时安装,而且还能模拟机柜安装解决机柜试配。本专利技术用于某复杂车厢生产,经过实践考验,满足生产要求。最后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只需两人按顺序将其放入车厢内实施操作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架体(1)、背部垫板(4)和底部垫板(3)组成的三角架结构;背部垫板(4)和底部垫板(3)构成两个直角边,架体(1)为斜边,尺寸和外形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吻合;其中:所述架体(1)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在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保持一致,高度方向要大于背部减震器的安装位置;所述背部垫板(4)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所述底部垫板(3)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板(3)的上方设有多个背部垫板(4)构成背部组合垫板(2)的直角边和多个架体(1)的斜边,多个背部垫板(4)的数量为多个架体(1)的数量加(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与底部垫板(3)的连接采用铆钉结构,架体(1)与背部垫板(4)的连接采用螺钉紧固,满足设计要求外形尺寸的转化,调整在底部垫板(3)上每个架体(1)与背部垫板(4)的距离,即机柜背部减震器到机柜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采用方铝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铝管选用牌号为6063的方铝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板(3)和背部垫板(4)采用普通碳素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碳素钢上设有减重镂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垫板(4)的两端设有螺纹孔、连接螺钉的连接柱(5),长度尺寸为背部减震器到机柜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采用ф18碳素结构钢。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实施车厢内连排机柜底部减震器与背部减震器同时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架体(1)、背部垫板(4)和底部垫板(3)组成的三角架结构;背部垫板(4)和底部垫板(3)构成两个直角边,架体(1)为斜边,尺寸和外形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吻合;其中:所述架体(1)与需要安装的连排机柜在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保持一致,高度方向要大于背部减震器的安装位置;所述背部垫板(4)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背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所述底部垫板(3)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尺寸吻合,垫板上的孔位与连排机柜的底部减震器安装位置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板(3)的上方设有多个背部垫板(4)构成背部组合垫板(2)的直角边和多个架体(1)的斜边,多个背部垫板(4)的数量为多个架体(1)的数量加(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排机柜双面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与底部垫板(3)的连接采用铆钉结构,架体(1)与背部垫板(4)的连接采用螺钉紧固,满足设计要求外形尺寸的转化,调整在底部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媛李东杜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