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及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0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及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双功能化金纳米棒、特异性磁微粒和待测菌液混匀反应形成复合物,经磁分离将形成的复合物分离后得到上清液;2)取上清液,加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催化反应8‑12min,加入2M浓硫酸终止反应,通过比色卡上颜色深浅判定待测菌液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更加快速,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及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单增李斯特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食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李斯特菌病,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其他症状如脑膜炎,脑炎,败血病和流产。单增李斯特菌可以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和繁殖,死亡率接近30%,远远超过其他食源性病原体。而且,单增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低温下(2-4℃)、酸性食品、高盐食品以及宿主免疫系统内存活,所以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及其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2、纳米材料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是一项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尤其是金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被广泛研究应用于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对金纳米适配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仅以球状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制备免疫金纳米传感器。研究表明,非均向性的金纳米结构具有更强的电磁效应,展现出更强的生物学应用前景。

3、因此本研究拟制备棒状金纳米颗粒,基于单增李斯特菌的特异性毒性基因,来设计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2.2-2.7mL浓度为0.08-0.12mg/mL的金纳米棒溶液中依次加入0.4-0.6mL浓度为4.5-5.5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0.16-0.24mL浓度为0.4-0.6mg/mL的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混匀后离心,弃上清液,双蒸水重悬即得双功能化金纳米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其特征在于,金纳米棒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增李斯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2.2-2.7ml浓度为0.08-0.12mg/ml的金纳米棒溶液中依次加入0.4-0.6ml浓度为4.5-5.5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0.16-0.24ml浓度为0.4-0.6mg/ml的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混匀后离心,弃上清液,双蒸水重悬即得双功能化金纳米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其特征在于,金纳米棒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适配体修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序列为:

4.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双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孙志远陶健柳磊吴云静张汝凡凡猛张培毅刘晓宇赵林萍付燕峰苗银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