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38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涉及细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其中,所述箱体内左侧开设有放置腔,用于放置均质器和离心机,所述箱体内右侧开设有隔温腔,用于放置恒温培养器和金属浴,所述放置腔和隔温腔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板,所述箱体的下侧设置有可对箱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可对箱体进行封闭的盖板,本技术便于对细菌检测仪器进行携带并且保持利于在携行过程中对仪器进行保护,在细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细菌检测设备,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食源性疾病并不随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减少或消失,全球范围内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接连发生,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为将食源性致病菌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程度,人类先后开发了放射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层析、荧光pcr、金纳米颗粒显色法等快速检测技术。

2、基于dna探针和纳米金所构建的纳米金显色技术较为简单,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可视化等优点被推广应用,在样本检测过程中,因致病菌不均匀存在食物的表面和内部,而且致病菌的含量通常较低,故需要将样本均质粉碎释放,加入营养液培养,然后在特定温度与金纳米颗粒反应,所以需要借助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包括恒温培养箱、均质器、离心机、金属浴。现有的这些仪器设备均为单体,使用过程携行不方便,且不能保持平稳状态,在仪器携带移动过程中容易磕碰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将金纳米显色技术应用检测仪器固定于一箱体内,方便携行。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左侧开设有放置腔(2),用于放置均质器(7)和离心机(9),所述箱体(1)内右侧开设有隔温腔(3),用于放置恒温培养器和金属浴(11),所述放置腔(2)和隔温腔(3)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板(4),所述箱体(1)的下侧设置有可对箱体(1)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可对箱体(1)进行封闭的盖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腔(3)内设置有隔温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左侧开设有放置腔(2),用于放置均质器(7)和离心机(9),所述箱体(1)内右侧开设有隔温腔(3),用于放置恒温培养器和金属浴(11),所述放置腔(2)和隔温腔(3)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板(4),所述箱体(1)的下侧设置有可对箱体(1)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可对箱体(1)进行封闭的盖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腔(3)内设置有隔温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2)的上侧设置有均质器(7),所述放置腔(2)的上端设置有海绵层(8),所述放置腔(2)的下侧设置有离心机(9),靠近离心机(9)的所述限位板(4)的下端设置有海绵层(8),所述隔温腔(3)的上侧设置有恒温培养箱(10),所述隔温腔(3)的上端设置有海绵层(8),所述放置腔(2)的下侧设置有金属浴(11),靠近金属浴(11)的所述限位板(4)的下端设置有海绵层(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限位板(4)可相对滑动,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可驱动限位板(4)滑动的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槽(12)、螺杆(13)、转柄(14),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滑动槽(12),每个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孙志远陶健柳磊吴云静张汝凡凡猛张培毅刘晓宇赵林萍付燕峰苗银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