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62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箱、装配在所述机箱内的风机和设有多组过滤袋的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袋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空气能从过滤袋外部进入过滤袋内,粉尘则被阻挡在外。通过风机的运转,将车间混有粉尘的空气吸入机箱内,经过过滤袋的吸附将粉尘和空气分离,从而得到干净的空气然后从出风口向外排出,以此循环往复对各车间弥漫的粉尘进行去除,从而能防止粉尘被工作人员吸入身体中,对工作人员身体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正极材料除尘,具体为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1、锂电正极材料目前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钴酸锂和锰酸锂主要产生粉尘的生产工序有各种破碎工序、出装坩埚工序和包装工序,不可避免的会在生产车间内弥漫着大量的粉尘,粉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0.01~100um 之间。100um 以上的粉尘,由于重力作用很快降落,不能在空中长期停留,不成为除尘对象。

2、传统的除尘设备,只能将锂电正极材料生产中弥散的大粒径粉尘除去,但对于小粒径的粉尘则无法去除,这些粉尘则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沉积下来危害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箱、装配在所述机箱内的风机和设有多组过滤袋的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袋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

3、优选的,所述机箱由顶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围合而成;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两根第一纵梁和固定在两所述第一纵梁间的多根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三横梁沿其长度方向都均匀有第一通孔;所述过滤袋为底部敞开的圆桶形;所述过滤袋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过滤袋的顶部内套第一支撑环;通过第一螺栓依次插入第一支撑环、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后和第一螺母相锁固,从而将多组所述过滤袋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架体上

4、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分隔板、多组第一卡环和多组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四周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前面板、第二侧板和后面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下方;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与多组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卡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环内,且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卡环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卡环卡接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过滤袋的底部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卡环的内腔和所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间的间隙。

5、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架体、设有驱动轴的驱动电机和凸轮;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第二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上方;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两根第二纵梁和固定在两所述第二纵梁间的两根第四横梁;两所述第四横梁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纵梁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两所述第四横梁的顶部;所述凸轮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固定在所述第一环体外壁上;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第一环体内腔后和所述第一环体相固定;所述第一弧形块远离所述第一环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相抵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还包括四根活动轴和四组弹簧;四根所述活动轴的底部分别和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相固定;两所述第二纵梁上均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活动轴的顶部穿设所述第四通孔后和螺帽相锁固;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活动轴上;所述弹簧的顶端和所述螺帽相抵,其底端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顶部相抵。

7、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还固定限位环;所述连接柱的顶部穿设所述限位环。

8、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隔板和过滤箱;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过滤箱装配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二隔板的四周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窗口;所述风机装配在所述第一窗口处。

9、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四组首尾相连的矩形架体围合而成;所述支撑架套接在所述风机外围;四组所述矩形框架体上均装配有隔音海绵。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装配有风阀。

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风机将车间混有粉尘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机箱内,通过过滤箱将大颗粒粉尘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风机从第二隔板的第一窗口进入到过滤袋所在的腔室中,因风机将车间的风持续的吹向过滤袋,导致过滤袋所在的腔室压力大于外接压力,因此小颗粒粉尘会吸附在过滤袋的外壁,过滤后的空气穿出过滤袋,逃逸到第一隔板下方,并从出风口上的风阀向外排出,以此循环往复对各车间弥漫的粉尘进行去除,从而能防止粉尘被工作人员吸入身体中,对工作人员身体产生危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箱(1)、装配在所述机箱(1)内的风机(3)和设有多组过滤袋(61)的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袋(61)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分隔板(9)、多组第一卡环(63)和多组第二卡环(66);所述第一分隔板(9)的四周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11)、前面板(13)、第二侧板(14)和后面板(16)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9)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5)下方;所述第一分隔板(9)上开设有与多组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91);所述第二卡环(66)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环(63)内,且所述第二卡环(66)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卡环(6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卡环(63)卡接在所述第三通孔(91)内;所述过滤袋(61)的底部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卡环(66)的内腔和所述第一卡环(63)与第二卡环(66)间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架体(7)、设有驱动轴的驱动电机(72)和凸轮(71);所述第一架体(5)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柱(53);所述第二架体(7)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5)上方;所述第二架体(7)包括两根第二纵梁(76)和固定在两所述第二纵梁(76)间的两根第四横梁(77);两所述第四横梁(77)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纵梁(76)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4)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72)固定在两所述第四横梁(77)的顶部;所述凸轮(71)包括第一环体(711)和第一弧形块(712);所述第一弧形块(712)固定在所述第一环体(711)外壁上;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第一环体(711)内腔后和所述第一环体(711)相固定;所述第一弧形块(712)远离所述第一环体(7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53)的顶端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5)还包括四根活动轴(75)和四组弹簧(74);四根所述活动轴(75)的底部分别和所述第一横梁(51)和第二横梁(55)的两端相固定;两所述第二纵梁(76)上均设有第四通孔(761);所述活动轴(75)的顶部穿设所述第四通孔(761)后和螺帽(73)相锁固;所述弹簧(74)套接在所述活动轴(75)上;所述弹簧(74)的顶端和所述螺帽(73)相抵,其底端和所述第二纵梁(76)的顶部相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7)的顶部还固定限位环(78);所述连接柱(53)的顶部穿设所述限位环(7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由四组首尾相连的矩形架体围合而成;所述支撑架(4)套接在所述风机(3)外围;四组所述矩形框架体上均装配有隔音海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4)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装配有风阀(1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箱(1)、装配在所述机箱(1)内的风机(3)和设有多组过滤袋(61)的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袋(61)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分隔板(9)、多组第一卡环(63)和多组第二卡环(66);所述第一分隔板(9)的四周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11)、前面板(13)、第二侧板(14)和后面板(16)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9)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5)下方;所述第一分隔板(9)上开设有与多组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91);所述第二卡环(66)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环(63)内,且所述第二卡环(66)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卡环(6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卡环(63)卡接在所述第三通孔(91)内;所述过滤袋(61)的底部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卡环(66)的内腔和所述第一卡环(63)与第二卡环(66)间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正极材料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架体(7)、设有驱动轴的驱动电机(72)和凸轮(71);所述第一架体(5)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柱(53);所述第二架体(7)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5)上方;所述第二架体(7)包括两根第二纵梁(76)和固定在两所述第二纵梁(76)间的两根第四横梁(77);两所述第四横梁(77)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纵梁(76)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4)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72)固定在两所述第四横梁(7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林龚本利徐结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