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技术_技高网

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457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所述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三维软件中测算待打印产品的形状、重量及尺寸;S2,根据所述形状确定支撑件的结构;S3,根据所述重量及尺寸确定支撑件的数量;S4,在所述三维软件中生成支撑件及待打印产品的三维组合模型;S5,对所述三维组合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获取若干切片层数据;S6,将各所述切片层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S7,所述3D打印设备根据各切片层数据逐层打印待打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该3D打印方法中,采用非接触式的支撑件支撑打印产品,防止打印产品出现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


技术介绍

1、在3d打印领域中,对于一些大尺寸的筒条状或悬臂状结构的产品,在打印成型过程中,为了防止在打印过程中出现变形的问题,如错型或壁厚偏差等,一般针对这种特殊结构的产品,采用卧室打印的方式,但在打印的初期,因粘结剂未完全固化,产品已打印部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产品中间部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导致打印的产品因变形问题而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因粘结剂固化不及时,产品已打印部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出现变形导致打印产品报废的问题,提供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该3d打印方法中,采用非接触式的支撑件支撑打印产品,防止打印产品出现变形。

2、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所述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在三维软件中测算待打印产品的形状、重量及尺寸;

4、s2,根据所述形状确定支撑件的结构;

5、s3,根据所述重量及尺寸确定支撑件的数量;

6、s4,在所述三维软件中生成支撑件及待打印产品的三维组合模型;

7、s5,对所述三维组合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获取若干切片层数据;

8、s6,将各所述切片层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

9、s7,所述3d打印设备根据各切片层数据逐层打印待打印产品。

1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根据待打印产品的形状、重量及尺寸确定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相对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相对位置包括支撑件在所述待打印产品外部和/或支撑件在所述待打印产品内部。

12、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在生成所述三维组合模型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下端面之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工作箱的底部之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待打印产品下内壁的上端面之间预留间隙。

13、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尺寸为0.5~1mm。

14、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包括柱形结构和/或t形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柱形结构和/或t形结构的上端面随形设计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待支撑型面。

16、进一步地,所述t结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根据待打印产品的尺寸计算。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厚度:c=0.2*h,式中c为支撑板的厚度,h为打印产品的高度或直径。

1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厚度:c=0.2*h,式中c为支撑板的厚度,h为打印产品的高度或直径;所述支撑板的宽度等于打印产品的直径或宽度。

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对于筒条状或悬臂状结构的产品,采用卧室打印的方式打印,在打印产品的下部或腔体内设计支撑件,支撑件也是通过3d打印成型,支撑件对待打印产品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打印产品因粘结剂固化不及时出现竖直方向变形的问题。此外,支撑件与待打印产品间预留间隙,以防止支撑件粘在待打印产品上,确保产品打印完成后快速的将支撑件与打印产品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根据待打印产品的形状、重量及尺寸确定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包括支撑件在所述待打印产品外部和/或支撑件在所述待打印产品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设置在工作箱的底部和/或待打印产品下内壁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生成所述三维组合模型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下端面之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工作箱的底部之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待打印产品下内壁的上端面之间预留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尺寸为0.5~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包括柱形结构和/或T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结构和/或T形结构的上端面随形设计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待支撑型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结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厚度及宽度根据待打印产品的尺寸计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c=0.2*h,式中c为支撑板的厚度,h为打印产品的高度或直径;所述支撑板的宽度等于打印产品的直径或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根据待打印产品的形状、重量及尺寸确定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包括支撑件在所述待打印产品外部和/或支撑件在所述待打印产品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设置在工作箱的底部和/或待打印产品下内壁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变形产品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生成所述三维组合模型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待打印产品的下端面之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工作箱的底部之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件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科刘国强李强孟庆文马发仁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共享智能铸造产业轻合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