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72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包括有两个桥梁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桥梁组件之间留有间隙,桥梁组件包括有梁体及设置在梁体之上方的连接板;还包括有安装在连接板之上表面上的钢板件,钢板件朝向对方的第一侧壁上具有开口朝向对方的限位槽,间隙内在位于限位槽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软性组件,软性组件的下部位于两个梁体之间,且该软性组件的上部位于两个钢板件之间,间隙内在位于软性组件的上方区域内浇筑有用来实现桥梁伸缩的弹性体,弹性体的局部位于限位槽内且与该限位槽相匹配。弹性体能够充分地填满间隙内的各处,接触区域大,密封性效果好,能够解决变位装置渗水、漏水的问题,并且有效的降低行车振动及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桥梁梁体变形的需要,一般在桥梁的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者桥梁的铰接位置上都安装有桥梁变位装置。

2、目前模数式变位装置排水一般采用止水带结构进行密水,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自稳固快速安装桥梁伸缩装置》,其专利号为zl201920110375.1(授权公告号为cn210712538u)公开了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具体由对称设置的桥梁伸缩装置单体组成,所述桥梁伸缩装置单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桥梁伸缩的胶条,需要胶条与安装槽口相紧贴,若某处出现安装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渗水、漏水的现象。

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桥梁伸缩装置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密封性和伸缩性能好的桥梁变位装置。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上述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

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包括有两个桥梁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桥梁组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桥梁组件包括有梁体及设置在所述梁体之上方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组件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之上表面上的钢板件,所述钢板件朝向对方的第一侧壁上具有开口朝向对方的限位槽,所述间隙内在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软性组件,所述软性组件的下部位于两个所述梁体之间,且该软性组件的上部位于两个所述钢板件之间,所述间隙内在位于所述软性组件的上方区域内浇筑有用来实现桥梁伸缩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局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该限位槽相匹配。

4、限位槽的结构形式之一:所述限位槽为开设在所述钢板件之第一侧壁上的燕尾槽。

5、限位槽的结构形式之二:所述限位槽的内周面为朝背离所述开口方向凸出的弧形面。

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变位装置为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该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依次包括有以下步骤:

7、s1、在梁体上预埋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板或者预埋钢筋,将连接板焊接在预埋件上;

8、s2、焊接完成后,在间隙内放置软性组件;

9、s3、梁体的顶面至少在位于所述连接板之外侧的区域覆盖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顶面与连接板的顶面相齐平,然后在混凝土层的顶面进行沥青面摊铺,即该混凝土层的顶面覆盖有铺装层;

10、s4、随后向连接板的插槽内焊接钢板件,并在连接板上焊接防撞挡板,所述防撞挡板的顶面、钢板件的顶面及所述铺装层的顶面相齐平;

11、s5、在防撞挡板和钢板件之间进行沥青胶的灌注;

12、s6、最后向间隙内在位于所述软性组件的上方区域内浇筑弹性体。

13、连接板与梁体的安装方式之一: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通过剪切钉固定在梁体上,每个连接板对应有一个预埋钢板,且分别固定在对应预埋钢板上,所述混凝土层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

14、连接板与梁体的安装方式之二: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筋,两个所述梁体相邻近的梁端部之间开设有安装槽口,所述预埋钢筋和连接板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口,每个连接板对应有一个预埋钢筋,且分别通过呈侧置u形的u形钢筋固定在对应侧的预埋钢筋上,在安装槽口内浇筑混凝土,则混凝土层位于安装槽口内;所述梁体在位于所述安装槽口的外侧顶面上覆盖有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的顶面与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面相齐平,所述铺装层覆盖在所述沥青面层和混凝土层的整个顶面上。

15、优选地,在步骤s3和s4之间进行如下步骤:在所述铺装层对应连接板的位置向下开挖,使得连接板的上部露出。

16、软性组件的安装方式之一:所述软性组件包括有发泡海绵和第一泡沫件,在步骤s2中,放置软性组件中的发泡海绵件,所述发泡海绵件的上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且该发泡海绵件的下部位于两个所述梁体之间,在步骤s4和步骤s5之间放置软性组件中的第一泡沫件,第一泡沫件位于发泡海绵件的上方,且该第一泡沫件至少局部位于两个钢板件之间。

17、软性组件的安装方式之二:所述软性组件包括有止水带和第二泡沫件,在步骤s2中,先安装止水带,然后将第二泡沫件的下部塞入止水带内。

18、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有安装板及自安装板的顶面向上延伸的延伸件,所述软性组件的上部位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之上,且该软性组件的上部与所述延伸件之间形成所述的插槽,所述防撞挡板位于延伸件的外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桥梁变位装置中,通过两个梁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浇筑有弹性体,弹性体能够充分地填满变位装置的间隙内的各处,接触区域大,密封性效果好,能够解决变位装置渗水、漏水的问题,并且有效的降低行车振动及噪音。由于钢板件上开设有限位槽,弹性体局部填充在限位槽内,增大了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实现对弹性体的限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包括有两个桥梁组件(1),相邻两个所述桥梁组件(1)之间留有间隙(2),所述桥梁组件(1)包括有梁体(11)及设置在所述梁体(11)之上方的连接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组件(1)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连接板(12)之上表面上的钢板件(13),所述钢板件(13)朝向对方的第一侧壁上具有开口朝向对方的限位槽(131),所述间隙(2)内在位于所述限位槽(131)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软性组件(3),所述软性组件(3)的下部位于两个所述梁体(11)之间,且该软性组件(3)的上部位于两个所述钢板件(13)之间,所述间隙(2)内在位于所述软性组件(3)的上方区域内浇筑有用来实现桥梁伸缩的弹性体(4),所述弹性体(4)的局部位于所述限位槽(131)内且与该限位槽(13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1)为开设在所述钢板件(13)之第一侧壁上的燕尾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1)的内周面为朝背离所述开口方向凸出的弧形面(1311)。

4.一种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变位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该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依次包括有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板(6),所述预埋钢板(6)通过剪切钉固定在梁体(11)上,每个连接板(12)对应有一个预埋钢板(6),且分别固定在对应预埋钢板(6)上,所述混凝土层(16)位于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筋(18),两个所述梁体(11)相邻近的梁端部之间开设有安装槽口(5),所述预埋钢筋(18)和连接板(12)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口(5),每个连接板(12)对应有一个预埋钢筋(18),且分别通过呈侧置U形的U形钢筋(19)固定在对应侧的预埋钢筋(18)上,在安装槽口(5)内浇筑混凝土,则混凝土层(16)位于安装槽口(5)内;所述梁体(11)在位于所述安装槽口(5)的外侧顶面上覆盖有沥青面层(10),所述沥青面层(10)的顶面与所述混凝土层(16)的顶面相齐平,所述铺装层(17)覆盖在所述沥青面层(10)和混凝土层(16)的整个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和S4之间进行如下步骤:在所述铺装层(17)对应连接板(12)的位置向下开挖,使得连接板(12)的上部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组件(3)包括有发泡海绵和第一泡沫件(32),在步骤S2中,放置软性组件(3)中的发泡海绵件(31),所述发泡海绵件(31)的上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2)之间,且该发泡海绵件(31)的下部位于两个所述梁体(11)之间,在步骤S4和步骤S5之间放置软性组件(3)中的第一泡沫件(32),第一泡沫件(32)位于发泡海绵件(31)的上方,且该第一泡沫件(32)至少局部位于两个钢板件(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组件(3)包括有止水带(34)和第二泡沫件(33),在步骤S2中,先安装止水带(34),然后将第二泡沫件(33)的下部塞入止水带(3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包括有安装板(122)及自安装板(122)的顶面向上延伸的延伸件(123),所述软性组件(3)的上部位于所述安装板(122)的顶面之上,且该软性组件(3)的上部与所述延伸件(123)之间形成所述的插槽(121),所述防撞挡板(15)位于延伸件(123)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变位装置,包括有两个桥梁组件(1),相邻两个所述桥梁组件(1)之间留有间隙(2),所述桥梁组件(1)包括有梁体(11)及设置在所述梁体(11)之上方的连接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组件(1)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连接板(12)之上表面上的钢板件(13),所述钢板件(13)朝向对方的第一侧壁上具有开口朝向对方的限位槽(131),所述间隙(2)内在位于所述限位槽(131)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软性组件(3),所述软性组件(3)的下部位于两个所述梁体(11)之间,且该软性组件(3)的上部位于两个所述钢板件(13)之间,所述间隙(2)内在位于所述软性组件(3)的上方区域内浇筑有用来实现桥梁伸缩的弹性体(4),所述弹性体(4)的局部位于所述限位槽(131)内且与该限位槽(13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1)为开设在所述钢板件(13)之第一侧壁上的燕尾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1)的内周面为朝背离所述开口方向凸出的弧形面(1311)。

4.一种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变位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桥梁变位装置,该桥梁变位装置的安装方法依次包括有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板(6),所述预埋钢板(6)通过剪切钉固定在梁体(11)上,每个连接板(12)对应有一个预埋钢板(6),且分别固定在对应预埋钢板(6)上,所述混凝土层(16)位于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筋(18),两个所述梁体(11)相邻近的梁端部之间开设有安装槽口(5),所述预埋钢筋(18)和连接板(12)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速徐斌尤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路宝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