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防护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05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封闭防护屏,其中,顶罩位于道路的上方,其两侧分别具有向下弯曲的延伸边,两个侧板分别衔接在对应地延伸边上,从而与顶罩共同形成完整的屏障主体,通过在侧板与顶罩所对应地的延伸边之间设置第一引水槽,可以将顶罩所滑落的雨水在整个屏障主体的上方进行收集,可以避免底部集中引水量过大所导致的整个结构受力不均,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且由于雨水在整个屏障主体上方就被拦截住,大大减少了侧板上的水流量,因此能够避免雨水滑落至侧板所造成的光污染,保证行驶安全,此外,由于第一引水槽的排水通道竖向延伸且出水端位于防护区域之外,收集的雨水能够集中排放至下水道或者桥梁的下方,不会对防护区域内部造成影响。域内部造成影响。域内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防护屏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防护屏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全封闭防护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解决交通噪声的方式之一是在道路两侧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结构部件,其主要由钢结构立柱和吸隔声屏板两部分组成,立柱是声屏障的主要受力构件,它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道路防撞墙或轨道边的预埋钢板上。声屏障除具备一般声屏障功能的要求外,还必须具备防雨、防潮、防冻、防尘、防腐蚀、防晒等功能。但目前全封闭声屏障虽解决了噪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其他问题,特别是全封闭声屏障。当遇到下雨天时,现有的全封闭声屏障并不能完全起到隔绝雨水的作用,一方面,雨水通过声屏障缝隙流落路面,成不均匀分布,路面干湿不易,夜间行车在车辆灯光的照射下,光线反射不均匀,形成行车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雨水夹带灰尘、垃圾等通过声屏障屏体顶面流入声屏障内部,由于雨水、尘土常年累月的侵蚀,易造成屏障锈蚀,增加结构重量、影响降噪效果甚至使用安全。
[0003]为此,专利号为CN202123302249.2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减载全封闭声屏障》,在该声屏障中,其侧部模块包括有导水单元,导水单元包括导水透风背板、导水透风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导水透风背板与导水透风面板之间的导水底板,所述导水透风背板上设置有若干的集水区和若干的非集水区,所述集水区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集水槽,所述导水底板倾斜设置,其靠近所述导水透风背板一侧较高,所述导水透风面板下部对应所述导水底板设置有若干的导水孔,所述导水透风面板上整体均布设置有若干的通孔形成导水透风冲孔区。
[0004]虽然上述的声屏障实现了对雨水的导流,但由于导水模块集中在整个声屏障侧部的下端,雨水的集中收集仍然会对整个结构强度造成影响;此外,雨水经过多个模块需要自外向内输送至声屏障的内部,不仅需要单独设计过滤模块以避免水路堵塞,还大大增加了雨水的导流效率,在雨量较大的地区,很有可能因为集中降雨导致引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将雨水导流至防护区域之外且能避免水流拥堵的全封闭防护屏。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封闭防护屏,包括:
[0007]顶罩,位于道路的上方且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两侧分别具有向下弯曲的延伸边;
[0008]两个侧板,分别衔接在对应地延伸边上,从而与顶罩共同形成完整的屏障主体,所述屏障主体与道路的路面之间围合形成防护区域;
[0009]第一引水槽,用来承接顶罩滑落的雨水,有两个且均沿着顶罩的长度方向延伸,二者均位于屏障主体之外且分别布置在两个侧板与对应延伸边的衔接处,每个第一引水槽对
应具有竖向延伸的排水通道,且所述排水通道的出水端位于防护区域之外。
[0010]为了确保第一引水槽中的水能够直接排出,优选地,各所述第一引水槽上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部中空形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屏障主体之外,所述第一引水槽对应开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排水通道的进水端流体连通。
[0011]侧板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形成,优选地,沿着整个屏障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侧板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固定支撑件,各所述固定支撑件均竖向延伸,且相邻两个固定支撑件之间通过板组件衔接,从而形成完整的侧板。
[0012]为了避免第一排水管中水流过大时出水不畅,沿着侧板的长度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水槽上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排水管,各所述第一排水管连接在对应地固定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引水槽对应每个第一排水管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排水口。
[0013]为了分担第一引水槽的导水压力,优选地,该全封闭防护屏还包括有两个均与第一引水槽同向延伸的第二引水槽,两个所述第二引水槽均位于屏障主体之外,各所述第二引水槽分别设置在对应地侧板的底部。
[0014]具体地,所述第二引水槽连接在对应侧固定支撑件的下端。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引水槽下端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引水槽上开设有与第二排水管进水端流体连通的第二排水口。
[0016]为了避免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排水相互干渉,优选地,各所述第二排水管与对应地第一排水管错位布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全封闭防护屏中,通过在侧板与顶罩所对应地的延伸边之间设置第一引水槽,可以将顶罩所滑落的雨水在整个屏障主体的上方进行收集,这样的收集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底部集中引水量过大所导致的整个结构受力不均,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雨水在整个屏障主体上方就被拦截住,大大减少了侧板上的雨水流量,因此能够避免雨水滑落至侧板所造成的光污染,保证行驶安全,此外,由于第一引水槽的排水通道竖向延伸,且出水端位于防护区域之外,收集的雨水能够集中排放至下水道或者桥梁的下方,不会对防护区域内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全封闭防护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省略部分结构后另一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全封闭防护屏的正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侧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全封闭防护屏包括顶罩11、两个侧板12、第一引水槽2、第一排水管3、第二引水槽4和第二排水管5。上述
的顶罩11位于道路的上方且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两侧分别具有向下弯曲的延伸边111,而两个侧板12则分别衔接在对应地延伸边111上,从而与顶罩11共同形成完整的屏障主体1,屏障主体1与道路的路面之间围合形成防护区域100,侧板12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形成,本实施例中,沿着整个屏障主体1的长度方向,侧板12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固定支撑件13,各固定支撑件13均竖向延伸,且相邻两个固定支撑件13之间通过板组件14衔接,从而形成完整的侧板12。
[0026]为了实现对雨水的导流,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引水槽2来承接顶罩11滑落的雨水,上述的第一引水槽2有两个且均沿着顶罩11的长度方向延伸,二者均位于屏障主体1之外且分别布置在两个侧板12与对应延伸边111的衔接处,每个第一引水槽2对应具有竖向延伸的排水通道,且排水通道的出水端位于防护区域100之外。为了便于雨水排出,避免水流拥堵,上述的各第一引水槽2上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第一排水管3的内部中空形成排水通道,第一排水管3位于屏障主体1之外,第一引水槽2对应开设有第一排水口20,第一排水口20与排水通道的进水端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沿着侧板12的长度方向,第一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防护屏,包括:顶罩(11),位于道路的上方且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两侧分别具有向下弯曲的延伸边(111);两个侧板(12),分别衔接在对应地延伸边(111)上,从而与顶罩(11)共同形成完整的屏障主体(1),所述屏障主体(1)与道路的路面之间围合形成防护区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引水槽(2),用来承接顶罩(11)滑落的雨水,有两个且均沿着顶罩(11)的长度方向延伸,二者均位于屏障主体(1)之外且分别布置在两个侧板(12)与对应延伸边(111)的衔接处,每个第一引水槽(2)对应具有竖向延伸的排水通道,且所述排水通道的出水端位于防护区域(100)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护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引水槽(2)上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内部中空形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管(3)位于屏障主体(1)之外,所述第一引水槽(2)对应开设有第一排水口(20),所述第一排水口(20)与排水通道的进水端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沿着整个屏障主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侧板(12)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固定支撑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速徐斌尤其卓佩达杨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路宝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