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42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涉及发泡注射成型相关领域,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右顶侧螺栓安装有用于射出作用的挤出机;所述挤出机顶部料口焊接固定有共混组件,通过模具组件进行多次排气控压和添加适量的BIPB交联剂可以使材料分子链之间产生的网状结构效应强化提升发泡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适当的提高发泡温度和硫化时间可以增加泡孔数量、促进泡孔均一性有效提升制品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注射成型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1、超临界气体,是指超出物质气液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容积状态的气体;狭义而言,是指超出临界温度状态的气体或流体;发泡注射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高端节能的成型技术,其工艺突破了传统注塑的诸多局限,可显著减轻制件的重量、缩短成型周期,并极大地改善了制件的翘曲变形和尺寸稳定性。

2、现有制备工艺生产的发泡材料大多存在变形大、耐磨性差、不防滑、低温变硬等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制备设备的导流组件因精度较高而导致排气时长较难精准控制,以及制备设备的温度存在梯度分布现象,导致出现不同温度而极易影响发泡体上下部分出现差异,且大多具有设备改造复杂、投资成本高、工艺控制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该装置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右顶侧螺栓安装有用于射出作用的挤出机;所述挤出机顶部料口焊接固定有共混组件;所述挤出机左端射出口处设置有模具组件;所述固定机架左端架体螺栓安装有对模具组件起到驱动作用的调节件;

3、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机架左端底杆架体上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右端螺栓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右端中侧螺栓安装有动模组件;所述固定机架中侧竖杆的左端螺栓安装有定模;所述动模组件左侧设置有用于排气精准控制的调压件;所述动模组件后端的上下两侧孔槽处均管道安装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与注入件底侧衔接管管道安装,其中,所述动模组件左侧共设有两组调压件,并分别与外部进气管和气箱管道安装。

4、优选的,所述动模组件包括组合固定安装在夹板右端处的组合模具;所述组合模具上下连接处和右端面均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胶条;所述组合模具左端设置有用于温度监测作用的模块化控温件;所述组合模具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高导热金属框。

5、优选的,所述组合模具内侧凹槽处嵌合固定有导热玻璃,所述导热玻璃内部设置有与电控开关电连接的电热偶,且导热玻璃内部设有高导热的相变材料;所述组合模具底部螺栓安装有用于温度检测作用的多段式温度检测器;所述导热玻璃左侧转动设置有高导热胶体;所述高导热胶体固定安装在隔温板的左右两侧。

6、优选的,所述隔温板内部通槽处排列固定有控温作用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隔温板后端通过连杆插接固定在磁控件圆心孔处;所述组合模具后端螺栓安装有电控开关。

7、优选的,所述调压件包括螺栓安装在组合模具顶部前侧的气压检测器;所述组合模具左端通孔处管道安装有延时电控阀;所述延时电控阀管道安装在锥口管的左右两侧。

8、优选的,所述锥口管内部中侧转动设置有轻质扇;所述轻质扇顶部轴体插接在计时器底部的计时开关处。

9、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具体由电机、与电机传动设置的传动带轮以及插接固定在传动带轮右侧的螺杆,且该螺杆分别与夹板前后两侧螺孔耳板螺纹传动。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架右侧螺栓安装有气箱,且该气箱顶部槽孔通过连接管与锥口管左端的延时电控阀出气口管道安装。

11、优选的,所述隔温板和磁控件螺栓安装在夹板右端凹槽处,所述磁控件具体由安装壳和键槽铸铁环以及电磁线圈组成,且键槽铸铁环与隔温板后端轴体插接固定。

12、优选的,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等比例配料;工作人员将作为制备原料的线性三嵌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剂、硫化剂和交联剂等比例称重,此处所述比例具体为98:70:1:1:1;

14、步骤二:真空干燥、熔融共混;将线性三嵌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物料导入共混组件内部进行真空干燥,并在共混组件中进行熔融共混;

15、步骤三:挤出注塑;通过挤出机射出至模具组件内部,此时通过注入件将交联剂添加进入模具组件内部,同时控制一组调节件(45)对模具组件(4)内部压力调节至合适高度,此处通过另一组调压件控制模具组件内部气流排出;

16、步骤四:硫化处理;当挤出机将熔融后的混合体射出至动模组件和定模内部时,此时利用导热玻璃内部设置的电热偶在半导体制冷片的辅助作用下对动模组件和定模内部快速加热至170-180摄氏度,此处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端面向导热玻璃一面;而后通过控制锥口管前后两侧的延时电控阀同步开启,此时动模组件和定模内部流出而推动轻质扇控制计时器进行计时,此处延时电控阀在计时器的辅助作用下延时两秒关闭;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单次排气间隔时间为十秒;然后稳住动模组件和定模内部压力一分钟,再次重复上述排气步骤,此处所述二次排气步骤中延时电控阀的延时控制时间为五秒;然后利用注入件将交联剂添加进入模具组件内部,此处所述交联剂具体为5%的bipb,并进行保压硫化,此处硫化时间具体为6分钟;

17、步骤五:混合气体发泡;然后利用组合模具顶部左侧起到注气作用的调压件将超临界混合气体注入动模组件和定模内部,并控制混合气体压力为16/mpa,此时通过控制磁控件带动隔温板和半导体制冷片进行转动,从而使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面向导热玻璃,从而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效果将动模组件和定模内部温度快速调节至110-130摄氏度,并保持发泡温度和气压进行40分钟发泡,而后泄压、取出发泡产品。

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9、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工艺及设备,通过模具组件进行多次排气控压和添加适量的bipb交联剂可以使材料分子链之间产生的网状结构效应强化提升发泡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适当的提高发泡温度和硫化时间可以增加泡孔数量、促进泡孔均一性有效提升制品的力学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架(1);所述固定机架(1)右顶侧螺栓安装有用于射出作用的挤出机(2);所述挤出机(2)顶部料口焊接固定有共混组件(3);所述挤出机(2)左端射出口处设置有模具组件(4);所述固定机架(1)左端架体螺栓安装有对模具组件(4)起到驱动作用的调节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43)包括组合固定安装在夹板(42)右端处的组合模具(431);所述组合模具(431)上下连接处和右端面均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胶条(432);所述组合模具(431)左端设置有用于温度监测作用的模块化控温件(433);所述组合模具(43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高导热金属框(4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模具(431)内侧凹槽处嵌合固定有导热玻璃(4331),所述导热玻璃(4331)内部设置有与电控开关(4337)电连接的电热偶,且导热玻璃(4331)内部设有高导热的相变材料;所述组合模具(431)底部螺栓安装有用于温度检测作用的多段式温度检测器(4332);所述导热玻璃(4331)左侧转动设置有高导热胶体(4333);所述高导热胶体(4333)固定安装在隔温板(4334)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4334)内部通槽处排列固定有控温作用的半导体制冷片(4335);所述隔温板(4334)后端通过连杆插接固定在磁控件(4336)圆心孔处;所述组合模具(431)后端螺栓安装有电控开关(43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件(45)包括螺栓安装在组合模具(431)顶部前侧的气压检测器(451);所述组合模具(431)左端通孔处管道安装有延时电控阀(452);所述延时电控阀(452)管道安装在锥口管(453)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口管(453)内部中侧转动设置有轻质扇(454);所述轻质扇(454)顶部轴体插接在计时器(455)底部的计时开关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具体由电机、与电机传动设置的传动带轮以及插接固定在传动带轮右侧的螺杆,且该螺杆分别与夹板(42)前后两侧螺孔耳板螺纹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1)右侧螺栓安装有气箱,且该气箱顶部槽孔通过连接管与锥口管(453)左端的延时电控阀(452)出气口管道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4334)和磁控件(4336)螺栓安装在夹板(42)右端凹槽处,所述磁控件(4336)具体由安装壳和键槽铸铁环以及电磁线圈组成,且键槽铸铁环与隔温板(4334)后端轴体插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架(1);所述固定机架(1)右顶侧螺栓安装有用于射出作用的挤出机(2);所述挤出机(2)顶部料口焊接固定有共混组件(3);所述挤出机(2)左端射出口处设置有模具组件(4);所述固定机架(1)左端架体螺栓安装有对模具组件(4)起到驱动作用的调节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43)包括组合固定安装在夹板(42)右端处的组合模具(431);所述组合模具(431)上下连接处和右端面均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胶条(432);所述组合模具(431)左端设置有用于温度监测作用的模块化控温件(433);所述组合模具(43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高导热金属框(4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模具(431)内侧凹槽处嵌合固定有导热玻璃(4331),所述导热玻璃(4331)内部设置有与电控开关(4337)电连接的电热偶,且导热玻璃(4331)内部设有高导热的相变材料;所述组合模具(431)底部螺栓安装有用于温度检测作用的多段式温度检测器(4332);所述导热玻璃(4331)左侧转动设置有高导热胶体(4333);所述高导热胶体(4333)固定安装在隔温板(4334)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超临界混合气体射出发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4334)内部通槽处排列固定有控温作用的半导体制冷片(4335);所述隔温板(4334)后端通过连杆插接固定在磁控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军易浩周照杨刘润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海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