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23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2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属于摩托车轮毅技术领域。该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包括轮轴毂,轮轴毂的外侧套设有轮圈,轮轴毂的外侧安装有五个第一活动机构,五个第一活动机构之间等间距分布,轮圈在靠近轮轴毂的一侧安装有五个第二活动机构,第一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一端和第二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轮轴毂的外侧顶端和外侧底端均焊接有固定盘,减震机构包括阻尼活塞杆,阻尼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盘,阻尼活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盘,阻尼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本技术能有效实现对活塞杆进行活动连接,避免其在减震时被拉扯变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轮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


技术介绍

1、摩托车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及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又叫轮圈、钢圈、轱辘以及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和材料可分为多个种类,现如今应用较多的是铝合金轮毂,其制造方法有重力铸造、锻造以及低压精密铸造三种。

2、如公开号为cn2039458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轮毂,包括外圆轮毂及中心轮毂,其特征是:所述外圆轮毂与中心轮毂之间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中心轮毂上,所述的活动杆固定于外圆轮毂上,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外圆轮毂和固定杆相抵接;

3、该方案记载的技术方案通过用于连接外圆轮毂和中心轮毂的活塞杆设置有至少两组,使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结构更为稳定,不容易损坏,但是该方案在使用时,活塞杆的为固定连接,导致其在伸缩时,容易被拉扯变形,影响用户使用。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以期达到具有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轴毂(100),所述轮轴毂(100)的外侧套设有轮圈(101),所述轮轴毂(100)的外侧安装有五个第一活动机构(102),五个所述第一活动机构(102)之间等间距分布,所述轮圈(101)在靠近轮轴毂(100)的一侧安装有五个第二活动机构(104),所述第一活动机构(102)的一端连接有减震机构(103),所述减震机构(103)的一端和第二活动机构(104)的一端连接,所述轮轴毂(100)的外侧顶端和外侧底端均焊接有固定盘(105),所述减震机构(103)包括阻尼活塞杆(10301),所述阻尼活塞杆(1030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轴毂(100),所述轮轴毂(100)的外侧套设有轮圈(101),所述轮轴毂(100)的外侧安装有五个第一活动机构(102),五个所述第一活动机构(102)之间等间距分布,所述轮圈(101)在靠近轮轴毂(100)的一侧安装有五个第二活动机构(104),所述第一活动机构(102)的一端连接有减震机构(103),所述减震机构(103)的一端和第二活动机构(104)的一端连接,所述轮轴毂(100)的外侧顶端和外侧底端均焊接有固定盘(105),所述减震机构(103)包括阻尼活塞杆(10301),所述阻尼活塞杆(1030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盘(10302),所述阻尼活塞杆(1030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盘(10303),所述阻尼活塞杆(1030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10304),所述弹簧(10304)的一端和第一连接盘(10302)的一侧连接,所述弹簧(1030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盘(10303)的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机构(102)包括第一连接座(10201),所述第一连接座(1020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转轴(10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抗震的防冲撞变形式摩托车轮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020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活动座(10203),所述第一连接座(10201)和第一活动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弘航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