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新品种选育
,是一种使柚子果实中的种子败育生产瘪籽柚的方法,其国际专利分类号是A01H 1/02。柚(Citrus grandis)是我国和东南亚的特有柑橘类型,具典型单胚性。沙田柚是我国最有名的地方品种,属自交不亲和类型。该品种及由它产生的品种遍及我国柑橘产区,我国目前的柚品种主要问题是种子多,例如广西出产的沙田柚为我国迄今品质最佳的柚子品种,但其唯一的缺点是每果含种子100余粒,这一不利性状已成为影响其出口创汇和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多年来,柑橘育种工作者一直在努力选育无核品种,但见效不大。我国现有的无核柚品种,如官溪蜜柚为无核品种,但果实粒化(果肉失水变干)严重,耐贮性不好,品质也变差。因此,改良沙田柚,使其产生种子败育生产瘪籽的柚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柑橘育种实践表明,通过倍性育种,即培育三倍体可以达到无核。60年代,以美国Soost等为代表的育种工作者开始进行人工培育无核柑桔品种的研究,通过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培育了‘Oroblanco’葡萄柚等三倍体无核品种(Soost RK,Cameron JW,1980,Oroblanco,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瘪籽柚果实的方法,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培养再生,倍性及杂种性鉴定,育性检测,有性杂交过程,其特征在于,采用细胞融合,经培养,鉴定,获得柑桔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将其花粉授与二倍体柚,直接生产种子败育的瘪籽柚果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生产瘪籽柚果实的方法,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培养再生,倍性及杂种性鉴定,育性检测,有性杂交过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秀新,郭文武,伊华林,刘继红,夏仁学,孙中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