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91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床体的内部设置有存放组件,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按摩组件;治疗组件,所述治疗组件包括设置在床体两侧的支架以及设置在床体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开口槽,且所述支架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开口槽内安装有电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治疗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下肢和腿部进行抬起,从而实现对病人患者的下肢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康复治疗,使得患者不依赖医护人员的辅助,实现训练时间更加自由,且大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内科患者在患病时,经常会出现身体部位运动出现运动困难缺陷,如患者出现偏瘫、肌无力的症状,为了保证患者的快速恢复,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便于对患者治疗。

2、中国申请号为cn202011006106.4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病人用治疗康复装置,通过将传统的床垫床板设置成以充气气囊为主进行支撑,以丝网和纱布为辅承托患者,通过抽出充气气囊内的空气即可使其压缩,进而使丝网和纱布悬空,同时可将抽出的空气通过充气排管吹进丝网和纱布以及充气气囊之间的空腔内,形成向右的气流,达到通风排湿的效果,使患者无需转身即可对身下进行通风,可避免长时间静卧而生成褥疮,同时无需翻身,可避免手术部分受挤压撕裂,也无需他人辅助,使用方便且安全;但是上述的心内科病人用治疗康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康复治疗装置,难以对病人患者的下肢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康复治疗,因此当患者需要进行桥式治疗时,需要依赖医护人员的辅助,造成训练时间不自由,且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包括:

3、床体,所述床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床体的内部设置有存放组件,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按摩组件;

4、治疗组件,所述治疗组件包括设置在床体两侧的支架以及设置在床体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开口槽,且所述支架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开口槽内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电动推杆的底部连接,且支撑板与开口槽之间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设置的连接板便于支撑板通过开口槽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便于对支撑板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板对患者下肢进行支撑固定,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开设在床体内部的抽拉槽以及安装在抽拉槽内部的抽屉,且抽屉的一侧设置有把手,随后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将抽屉打开,因此通过抽屉便于对杂物以及物品进行收纳,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设置在床体顶部的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的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上设置有按摩球,所述橡胶软垫的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处于床体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框架顶部,通过设置的按摩球,便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按摩,使患者更加的舒适。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一侧的延伸板以及设置在延伸板顶部的柔性顶升管,所述柔性顶升管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放置架,所述辅助放置架远离柔性顶升管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柔性顶升管扩张的充气组件。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架内部的容纳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部的气泵,所述气泵并与柔性顶升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气泵保护的防护组件,通过设置的防护组件便于对气泵进行防护,提高气泵的使用寿命。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柔性顶升管与气泵之间的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贯穿延伸板并与柔性顶升管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的柔性顶升管便于对支架进行高度调节。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容纳槽上的防护门,以及安装在防护门上的拉手,通过设置的防护门便于对容纳槽内部的物品进行保护,避免造成容纳槽内部物品的损坏。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辅助放置架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设置在辅助放置架顶部的绑带,所述支架与绑带之间设置有动力组件,通过设置的绑带便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支撑固定,便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支撑固定。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调节电机以及设置在调节电机一侧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绑带之间设置有拉绳,所述调节电机用于第二伸缩杆转动。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床体的一侧设置有输液组件,所述输液组件包括设置在床体一侧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顶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挂钩。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治疗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下肢和腿部进行抬起,从而实现对病人患者的下肢进行有效的支撑和康复治疗,使得患者不依赖医护人员的辅助,实现训练时间更加自由,且大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患者进行桥式锻炼时动作更加的规整,能够便于患者的康复治疗,且能够实现对患者的脚部进行防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辅助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患者的腿部与支撑组件进行一定的固定,有效的防止患者在下肢治疗时腿部从支撑组件上滑落,从而可提高患者下肢康复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下肢的康复。

18、4、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支撑组件中的气泵发生损坏,且便于对气泵进行检修与更换,从而能够延伸气泵的使用寿命,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且能够降低装置的使用成本,方便装置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开设在床体(1)内部的抽拉槽以及安装在抽拉槽内部的抽屉(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3)包括设置在床体(1)顶部的框架(31)以及安装在框架(31)上的橡胶软垫(32),所述橡胶软垫(32)上设置有按摩球(33),所述橡胶软垫(32)的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34),所述震动电机(34)处于床体(1)内部,所述支撑板(52)位于框架(31)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设置在支架(51)一侧的延伸板(72)以及设置在延伸板(72)顶部的柔性顶升管(73),所述柔性顶升管(73)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放置架(75),所述辅助放置架(75)远离柔性顶升管(73)的一端与支撑板(52)铰接,所述支架(5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柔性顶升管(73)扩张的充气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架(51)内部的容纳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部的气泵(71),所述气泵(71)并与柔性顶升管(7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气泵(71)保护的防护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柔性顶升管(73)与气泵(71)之间的连接管(74),且所述连接管(74)远离气泵(71)的一端贯穿延伸板(72)并与柔性顶升管(73)的底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容纳槽上的防护门(9),以及安装在防护门(9)上的拉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放置架(75)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6),所述辅助组件(6)包括设置在辅助放置架(75)顶部的绑带(63),所述支架(51)与绑带(63)之间设置有动力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51)上的调节电机(61)以及设置在调节电机(61)一侧的第二伸缩杆(62),所述第二伸缩杆(62)与绑带(63)之间设置有拉绳(64),所述调节电机(61)用于第二伸缩杆(62)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一侧设置有输液组件(4),所述输液组件(4)包括设置在床体(1)一侧的支撑架(41)以及安装在支撑架(41)顶部的第一伸缩杆(42),所述第一伸缩杆(42)的顶部设置有挂钩(4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开设在床体(1)内部的抽拉槽以及安装在抽拉槽内部的抽屉(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3)包括设置在床体(1)顶部的框架(31)以及安装在框架(31)上的橡胶软垫(32),所述橡胶软垫(32)上设置有按摩球(33),所述橡胶软垫(32)的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34),所述震动电机(34)处于床体(1)内部,所述支撑板(52)位于框架(31)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设置在支架(51)一侧的延伸板(72)以及设置在延伸板(72)顶部的柔性顶升管(73),所述柔性顶升管(73)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放置架(75),所述辅助放置架(75)远离柔性顶升管(73)的一端与支撑板(52)铰接,所述支架(5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柔性顶升管(73)扩张的充气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架(51)内部的容纳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部的气泵(71),所述气泵(71)并与柔性顶升管(7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气泵(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钰珊刘一凡荆宇虹彭鑫刘颢歌胡瑞月高天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