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84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45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水槽,水槽位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连接,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孔,还包括隔板、过滤件、流体源与驱动装置,水槽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与流体源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水槽后沿水槽的侧壁延伸,进水管上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开口方向与针织物的传输方向一致,隔板竖直设置且与水槽连接,隔板上开设有传输槽,传输槽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贯穿隔板,过滤件位于传输槽内,过滤件与隔板连接,驱动装置位于过滤件的下方,驱动装置与过滤件连接且用于驱动过滤件升降。本申请具有使得水槽内的污物不易再次附着在针织物的表面,减少对针织物的清洗次数、节约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退浆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


技术介绍

1、退浆机是将针织物去浆的设备,以去除针织物上带有腐蚀性的浆液。在针织物低碱染色前,通常使用退浆机进行预处理,从而方便对针织物后续的加工处理。

2、公告号为cn115262128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退浆机,包括水槽,水槽上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换向辊,水槽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压辊组,压辊组包括两根压辊,压辊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同一组的两根压辊可相对滑移,压辊和换向辊相互交错,水槽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导轨,同一侧壁上的导轨呈波浪线状首尾连接,导轨上滑移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设有夹持机构,水槽设有驱动机构,水槽上转动装有进料辊和出料辊,水槽上装有驱动电机。

3、针织物在水槽内退浆时,水槽内经常会存在残留的浆料、断线等其他污物,污物易与针织物接触再次附着针织物上,再次污染针织物的表面,而为除去针织物表面附着的污物,需要对针织物多次清洗,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得水槽内的污物不易再次附着在针织物的表面,减少对针织物的清洗次数,节约资源,同时提升针织物表面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水槽,水槽位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连接,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孔,还包括隔板、过滤件、流体源与驱动装置,水槽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流体源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水槽后沿水槽的侧壁延伸,所述进水管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开口方向与针织物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隔板竖直设置且与水槽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传输槽,所述传输槽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贯穿隔板,所述过滤件位于传输槽内,所述过滤件与隔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位于过滤件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与过滤件连接且用于驱动过滤件升降。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织物在水槽内退浆时,通过隔板,将水槽内的液体分成两个部分,通过流体源与进水管,水槽内液体由隔板的一侧经过另一侧后,再经过出水孔流出,从而使得水槽内的污物停留在过滤件上,通过驱动装置对过滤件升降,从而使得过滤件与液体脱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件拆卸更换,过滤件减少水槽内的污物,从而使得液体内的污物不易再次附着在针织物上,通过拆卸更换过滤件,从而提升水槽内的清洁度,从而减少对后续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对针织物的清洗次数,节约资源。

5、优选的,所述隔板、过滤件与驱动装置均有多个且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隔板、过滤件与驱动装置一一对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隔板、过滤件与升降装置,使得液体内的污物进一步附着在过滤件上,从而进一步减少水槽内的污物,提升水槽内液体的清洁度,从而使得水槽内污物不易与针织物接触后附着在针织物的表面。

7、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与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滑轨与滑块,所述滑轨竖直设置且位于传输槽内,所述滑轨位于过滤件的两侧,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均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过滤件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块一侧与过滤件连接,每个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延伸至滑轨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滑块上均设置有限位件,每个所述限位件位于滑块上且与过滤件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位过滤件的位置,所述驱动源位于滑块的底部,所述驱动源与滑块连接且用于驱动滑块升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源启动带动滑块在滑轨内升降,从而带动过滤件同步升降,限位件对过滤件夹持限位,从而使得过滤件不易与滑块脱离,提升过滤件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与限位杆,每个所述滑块靠近过滤件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水平设置且开口朝向过滤件的一侧,所述弹簧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的侧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杆水平设置,所述过滤件上水平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过滤件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均水平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与限位杆接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件在传输槽内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通过第一限位槽内的弹簧的弹性势能,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槽内,且与过滤件抵接,从而对过滤件夹持限位,从而提升过滤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驱动源包括气缸与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竖直设置,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同轴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机架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升降带动升降杆升降,从而带动滑块与过滤件升降,从而方便过滤件脱离水槽,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更换过滤件。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靠近过滤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与限位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与过滤件的侧壁接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珠将限位杆与过滤件的侧壁之间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限位杆与过滤件的摩擦力,减小限位杆与过滤件磨损,延长限位杆的使用寿命。

15、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一侧设置有导向面且其另一侧设置有水平面,所述导向面呈倾斜状或凸弧状,所述导向块与第二限位槽的侧壁连接,所述导向块用于与第一滚珠接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对限位杆导向,导向块的导向面方便限位杆移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更换过滤件。

17、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两个盖板与驱动件,两个所述盖板均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盖板均位于隔板的同一侧,所述盖板与隔板连接,所述驱动件与两个盖板连接且用于驱动两个盖板覆盖传输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拆卸更换过滤件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两个盖板相互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盖板覆盖传输槽,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拆卸更换过滤件时,隔板一侧的液体不易通过传输槽后进入另一侧,避免污染隔板另一侧的液体,从而提升过滤件的过滤效果。

19、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与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水平设置且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齿条均与盖板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位于两个齿条中间,所述主动轮与水槽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水槽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与机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周向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与两个齿条啮合连接,从而带动齿条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方便覆盖与开启传输槽。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当针织物在水槽内退浆时,通过流体源与进水管,水槽内的液体朝出水孔方向移动,通过隔板与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水槽(11),水槽(11)位于机架(1)上且与机架(1)连接,水槽(11)上开设有出水孔(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2)、过滤件(3)、流体源(13)与驱动装置(4),水槽(11)上设置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一端与流体源(13)连通,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穿过水槽(11)后沿水槽(11)的侧壁延伸,所述进水管(14)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开口方向与针织物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隔板(2)竖直设置且与水槽(11)连接,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传输槽(21),所述传输槽(21)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贯穿隔板(2),所述过滤件(3)位于传输槽(21)内,所述过滤件(3)与隔板(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位于过滤件(3)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4)与过滤件(3)连接且用于驱动过滤件(3)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过滤件(3)与驱动装置(4)均有多个且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隔板(2)、过滤件(3)与驱动装置(4)一一对应。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源(41)与升降件(42),所述升降件(42)包括滑轨(422)与滑块(421),所述滑轨(422)竖直设置且位于传输槽(21)内,所述滑轨(422)位于过滤件(3)的两侧,所述滑块(421)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421)均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滑块(421)分别位于过滤件(3)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块(421)一侧与过滤件(3)连接,每个所述滑块(421)的另一侧延伸至滑轨(422)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滑块(421)上均设置有限位件(5),每个所述限位件(5)位于滑块(421)上且与过滤件(3)连接,所述限位件(5)用于限位过滤件(3)的位置,所述驱动源(41)位于滑块(421)的底部,所述驱动源(41)与滑块(421)连接且用于驱动滑块(421)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包括弹簧(51)与限位杆(52),每个所述滑块(421)靠近过滤件(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1),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61)水平设置且开口朝向过滤件(3)的一侧,所述弹簧(51)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一限位槽(61)内,所述弹簧(5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61)的侧壁连接,所述弹簧(51)的另一端与限位杆(52)连接,所述限位杆(52)水平设置,所述过滤件(3)上水平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62),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62)分别位于过滤件(3)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62)均水平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62)用于与限位杆(5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41)包括气缸(411)与升降杆(412),所述升降杆(412)竖直设置,所述升降杆(412)的一端与滑块(421)连接,所述升降杆(412)的另一端与气缸(411)的活塞杆同轴连接,所述气缸(41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气缸(411)的缸体与机架(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2)靠近过滤件(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珠(64),所述第一滚珠(64)与限位杆(5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珠(64)与过滤件(3)的侧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62)内均设置有导向块(63),所述导向块(63)一侧设置有导向面且其另一侧设置有水平面,所述导向面呈倾斜状或凸弧状,所述导向块(63)与第二限位槽(62)的侧壁连接,所述导向块(63)用于与第一滚珠(64)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两个盖板(7)与驱动件(8),两个所述盖板(7)均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盖板(7)均位于隔板(2)的同一侧,所述盖板(7)与隔板(2)连接,所述驱动件(8)与两个盖板(7)连接且用于驱动两个盖板(7)覆盖传输槽(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8)包括驱动电机(81)、主动轮(82)与两个齿条(83),两个所述齿条(83)均水平设置且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齿条(83)均与盖板(7)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82)位于两个齿条(83)中间,所述主动轮(82)与水槽(11)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82)分别与两个齿条(83)啮合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水槽(11),水槽(11)位于机架(1)上且与机架(1)连接,水槽(11)上开设有出水孔(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2)、过滤件(3)、流体源(13)与驱动装置(4),水槽(11)上设置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一端与流体源(13)连通,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穿过水槽(11)后沿水槽(11)的侧壁延伸,所述进水管(14)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开口方向与针织物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隔板(2)竖直设置且与水槽(11)连接,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传输槽(21),所述传输槽(21)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贯穿隔板(2),所述过滤件(3)位于传输槽(21)内,所述过滤件(3)与隔板(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位于过滤件(3)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4)与过滤件(3)连接且用于驱动过滤件(3)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过滤件(3)与驱动装置(4)均有多个且沿针织物的传输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隔板(2)、过滤件(3)与驱动装置(4)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源(41)与升降件(42),所述升降件(42)包括滑轨(422)与滑块(421),所述滑轨(422)竖直设置且位于传输槽(21)内,所述滑轨(422)位于过滤件(3)的两侧,所述滑块(421)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421)均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滑块(421)分别位于过滤件(3)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块(421)一侧与过滤件(3)连接,每个所述滑块(421)的另一侧延伸至滑轨(422)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滑块(421)上均设置有限位件(5),每个所述限位件(5)位于滑块(421)上且与过滤件(3)连接,所述限位件(5)用于限位过滤件(3)的位置,所述驱动源(41)位于滑块(421)的底部,所述驱动源(41)与滑块(421)连接且用于驱动滑块(421)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退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包括弹簧(51)与限位杆(52),每个所述滑块(421)靠近过滤件(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1),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61)水平设置且开口朝向过滤件(3)的一侧,所述弹簧(51)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一限位槽(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士新黄水苗应岳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凯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