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47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包括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的一侧设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通过伸缩管与进风组件连接,所述进风组件内设有滤网,所述减震器主体外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减震器主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本技术,当减震器主体在工作过程中收缩时,减震器主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组件内,收缩的减震器主体带动活动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外界中的气流通过进风组件和伸缩管从吹风组件中往复的吹在散热组件表面,使得该减震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快速的被吹走,使得该减震器在工作时不易因产生高温进而发生损坏,保证了该减震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是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减震器在工作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

2、油液热能传导到减震器的筒体外然后散发到大气中,但是该减震器筒体的散热面积较小,该减震器的散热效率不佳,使得该减震器在工作时可能会因产生高温进而发生损坏,降低了该减震器正常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的一侧设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通过伸缩管与进风组件连接,所述进风组件内设有滤网,所述减震器主体外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减震器主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震器主体包括双筒体,所述双筒体内滑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和双筒体均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液压杆与活动组件连接,所述液压杆和双筒体外均卡接有卡板,两个卡板之间设有同一个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散热组件、双筒体和液压杆外,所述散热组件设在双筒体外,所述双筒体和液压杆内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连接组件均设在螺纹槽内。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在上方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架内卡接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与伸缩管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伸缩管连接,所述滤网卡接在进风管内,所述进风管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卡接在双筒体外,所述导热管外卡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套接在弹簧内。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相靠近的一端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杆外卡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卡接有螺纹筒,两个螺纹筒分别螺纹连接在双筒体和液压杆外,两个螺纹筒相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套。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设为螺旋状,所述散热片和导热管均设在扇叶的一侧。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管与伸缩管相连通,所述伸缩管与吹风管相连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减震器主体、活动组件、伸缩管、进风组件和散热组件,当减震器主体在工作过程中收缩时,减震器主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组件内,收缩的减震器主体带动活动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外界中的气流通过进风组件和伸缩管从吹风组件中往复的吹在散热组件表面,使得该减震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快速的被吹走,使得该减震器在工作时不易因产生高温进而发生损坏,保证了该减震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1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螺纹筒、螺纹杆和螺纹槽,螺纹杆可正转在螺纹槽内,螺纹筒可反转的旋在双筒体或液压杆外,螺纹筒和螺纹杆相互配合可将两个连接套分别稳固的连接在液压杆和双筒体相远离的一端,且当螺纹杆旋入螺纹槽的深度不同,使得两个连接套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该减震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汽车上,提高了该减震器的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1)的一侧设有活动组件(2),所述活动组件(2)通过伸缩管(3)与进风组件(4)连接,所述进风组件(4)内设有滤网(5),所述减震器主体(1)外设有散热组件(6),所述减震器主体(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1)包括双筒体(11),所述双筒体(11)内滑动连接有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和双筒体(11)均与连接组件(7)连接,所述液压杆(12)与活动组件(2)连接,所述液压杆(12)和双筒体(11)外均卡接有卡板(14),两个卡板(14)之间设有同一个弹簧(15),所述弹簧(15)套接在散热组件(6)、双筒体(11)和液压杆(12)外,所述散热组件(6)设在双筒体(11)外,所述双筒体(11)和液压杆(12)内均开设有螺纹槽(13),两个连接组件(7)均设在螺纹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2)包括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连接在上方卡板(14)的一侧,所述连接架(21)内卡接有吹风管(22),所述吹风管(22)与伸缩管(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4)包括进风管(41),所述进风管(41)与伸缩管(3)连接,所述滤网(5)卡接在进风管(41)内,所述进风管(4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导热管(61),所述导热管(61)卡接在双筒体(11)外,所述导热管(61)外卡接有散热片(62),所述散热片(62)套接在弹簧(15)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螺纹杆(71),两个螺纹杆(71)相靠近的一端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槽(13)内,所述螺纹杆(71)外卡接有轴承(72),所述轴承(72)外卡接有螺纹筒(74),两个螺纹筒(74)分别螺纹连接在双筒体(11)和液压杆(12)外,两个螺纹筒(74)相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套(7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2)设为螺旋状,所述散热片(62)和导热管(61)均设在扇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1)与伸缩管(3)相连通,所述伸缩管(3)与吹风管(22)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1)的一侧设有活动组件(2),所述活动组件(2)通过伸缩管(3)与进风组件(4)连接,所述进风组件(4)内设有滤网(5),所述减震器主体(1)外设有散热组件(6),所述减震器主体(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1)包括双筒体(11),所述双筒体(11)内滑动连接有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和双筒体(11)均与连接组件(7)连接,所述液压杆(12)与活动组件(2)连接,所述液压杆(12)和双筒体(11)外均卡接有卡板(14),两个卡板(14)之间设有同一个弹簧(15),所述弹簧(15)套接在散热组件(6)、双筒体(11)和液压杆(12)外,所述散热组件(6)设在双筒体(11)外,所述双筒体(11)和液压杆(12)内均开设有螺纹槽(13),两个连接组件(7)均设在螺纹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可调双筒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2)包括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连接在上方卡板(14)的一侧,所述连接架(21)内卡接有吹风管(22),所述吹风管(22)与伸缩管(3)连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大通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