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量产方法,该方法使用多个动态电极的装置,大幅提 高纳米纤维的产率,实现纳米纤维的量产化。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是一项借助高压电场作用,对聚合物溶液进行拉伸,制备比表面积大、孔 隙率高、长径比大、表面能高、活性高的纳米纤维的技术。相比于其它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 法,该方法具有更加方便、简单、灵活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将大量治疗型药物、抑菌物质、功 能基团甚至是活细胞等复合到纤维材料之中,因此在生物医药、生物传感、纳米电子、光电 子器件、催化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已成为纳米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常规的静电纺丝装置是将非牛顿流体输送至高压电正极处的单喷头口,由高压电 场作用形成纳微米纤维,并在与高压电负极相连金属板上富集沉积,得到纤维薄膜材料。该 装置采用的是单一喷头,采用金属平板作为收集装置,因此生产得到的纤维材料是无序的, 纤维薄膜的厚度不一,且产率极低,从而限制了纳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近年来, 随着静电纺丝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静电纺丝装置的革新及其改进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着,如将单喷头改造成并列喷头、多喷头、同心喷头等;也有将平板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量产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所用的装置包括储液槽(1)、动态电极(2)、驱动装置(3)、高压电源(4)、收集板(5);在充满可电纺的聚合物溶液的储液槽(1)内安置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多个动态电极(2),高压电源(4)与动态电极(2)电连接,驱动装置(3)与动态电极(2)机械连接,通过动态电极(2)的上下运动来使液面发生扰动,在外加静电场的作用下,这些扰动在动态电极的尖端形成静电纺丝的基础--Taylor锥,当电场力克服液体表面张力的时候,聚合物溶液就形成喷射细流,细流在喷射过程中溶剂蒸发,产品最终落在收集板(5)上,形成纳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雪琰,申艳艳,许茜,顾忠泽,
申请(专利权)人:殷雪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