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24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采用干法流延法,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吸风罩吸走铸片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吸风罩包括主腔、辅腔、边腔I和边腔II;沿平行于流延辊的轴向的方向,边腔I和边腔II分别位于主腔和辅腔的两侧,边腔I和边腔II通过隔板I和隔板II与主腔和辅腔分隔;铸片分为沿幅宽方向依次排列的区域a、区域b和区域c,边腔I用于吸走区域a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主腔和辅腔用于吸走区域b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边腔II用于吸走区域c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在生产过程中,还在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线位置对铸片施加静电排斥力,静电排斥力朝向流延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高生产速度、高厚度一致性、低断膜现象的兼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膜加工,涉及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干法单向拉伸隔膜主要有吹膜法和流延法两种工艺,吹膜法由于产品厚度控制精度较低,目前使用厂家较少;流延法由于产品厚度控制精度高,冷却结晶更均匀,因此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但是目前干法流延法的生产线速度普遍较低,最大线速度≤130m/min,主要原因为:如图1、2所示,模头2的区域使用主腔9加辅腔10的吸风罩形式,当生产线速度较高的时候,由于空气卷入原因,使铸片与流延辊6的贴附线变宽,甚至贴附线由直线变成曲线,如图3所示,从而导致产品厚度一致性严重变差,无法达到品质需求。

2、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提高吸风罩的真空度,来吸走铸片与流延辊间更多的空气,以提高贴附性,改善厚度一致性。但是较高的真空度会导致熔体帘区域的铸片边部降温过快,断膜频次(连续开机24h内发生断膜的次数)明显增加,具体原因为:真空罩是一个负压吸附的装置,由于密封装置不能与流延辊直接接触(会损伤流延辊),加之颈缩原因,膜比模头窄,因此整个吸风罩是密封不严的一种状态,也导致外界的风会从铸片边部等漏风位置进入吸风罩;因此,吸风罩的真空度越大,铸片边部的进风速度会越大,使得边部降温越快,边部的熔体硬化也越严重,在被拉伸后很容易断膜。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208946495u公开了一种薄膜流延风刀装置及薄膜流延设备,该专利采用吹风刀在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线位置进行吹风,使铸片能够与流延辊在贴附线位置紧密贴附,该方法虽然使贴附线位置状况改善,但是离开贴附线位置的风会吹到熔体帘上,引起熔体帘的抖动,同样导致产品厚度较差,即便调整吹风刀角度,虽有改善,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行业内没有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采用干法流延法,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吸风罩吸走铸片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吸风罩包括主腔和辅腔,吸风罩还包括边腔i和边腔ii;

4、沿平行于流延辊的轴向的方向,边腔i位于主腔和辅腔的一侧,边腔ii位于主腔和辅腔的另一侧,边腔i与主腔和辅腔通过隔板i分隔,边腔ii与主腔和辅腔通过隔板ii分隔;

5、铸片分为沿幅宽方向依次排列的区域a、区域b和区域c,边腔i用于吸走区域a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主腔和辅腔用于吸走区域b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边腔ii用于吸走区域c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边腔i和边腔ii的真空度(负压的绝对值)小于主腔和辅腔的真空度;边腔i和边腔ii的压强为-1.0~-2.0mbar,主腔和辅腔的压强为-1.5~-3.0mbar;沿平行于流延辊的轴向的方向,边腔i和边腔ii的宽度均为100~300mm;

6、在生产过程中,还在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线位置对铸片施加静电排斥力,静电排斥力朝向流延辊;

7、对铸片施加静电排斥力是通过在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线位置安装静电带实现的;

8、静电带包括带体以及安装在带体上的上下两排静电针;静电针位置能产生高压,而流延辊为金属材质,能导电,电压为零,因此在静电针和流延辊之间会形成一个高压电场,处于两者中间的非导电物质(铸片)表面电荷会急剧增加,由于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会使处于中间的非导电物质受到静电排斥力;

9、两排静电针位于带体与铸片之间且针尖均朝向流延辊,每排静电针均沿平行于流延辊的轴向的方向等间距排列,两排静电针错位排列,且任意两根静电针的中心距离y均为20~30mm;每个静电针都有静电覆盖范围,当距离比较近的时候,静电场之间会有相互干涉,由于静电场会影响最终贴附效果,因此为使静电场均匀,需要静电针之间距离一致,交叉布置目的是使任意两根静电针之间等距;

10、每根静电针的电压不低于11kv,调整静电针的电压可改变作用到铸片上的静电排斥力的大小,静电带到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线位置的距离为8~12mm;

11、生产速度为140~200m/min,单向拉伸隔膜的厚度2δ≤0.15,24h断膜次数为0次,单向拉伸隔膜的单侧颈缩量为≤45mm。

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实现高生产速度、高厚度一致性、低断膜现象的兼顾,具体原理如下:

13、本专利技术中主腔和辅腔的真空度较高,能够吸走铸片区域b与流延辊间更多的空气,以提高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性,改善厚度一致性,同时由于边腔i与主腔和辅腔通过隔板i分隔,边腔ii与主腔和辅腔通过隔板ii分隔,因此边腔i和边腔ii的真空度可单独进行控制,真空度可以设置的较小,在边腔i吸走区域a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以及边腔ii吸走区域c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时,铸片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缘进风速度不至于过大,降温速度不至于过快,进而可以避免在拉伸后出现断膜现象,此外,还可以避免颈缩量增大;

14、本专利技术中在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线位置对铸片施加静电排斥力,可增加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性,避免空气的进入,改善厚度一致性;

15、由于本专利技术保证了铸片与流延辊的贴附性较高,同时避免了在拉伸后出现断膜现象,因此生产速度可从现有技术的最大100~130m/min提升至最大150~200m/min,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50%左右,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17、如上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每根静电针的电压不高于14kv。

18、如上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原料的熔融指数为0.5~3.0g/10min,单向拉伸隔膜的md(纵向)拉伸强度≥1500kgf/cm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实现高生产速度、高厚度一致性、低断膜现象、高强度的兼顾,现有技术尝试提高原料熔融指数以实现高生产速度、高厚度一致性的兼顾,但是熔融指数原料较高会降低隔膜的强度,本专利技术未提高原料熔融指数,因此隔膜的强度较高。

19、如上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挤出系统加工温度为200~250℃,流延辊温度为70~90℃,单向拉伸隔膜的横向方向透气极差值≤30s;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实现高生产速度、高厚度一致性、低断膜现象、高成孔一致性的兼顾,现有技术尝试提高加工温度以实现高生产速度、高厚度一致性的兼顾,但是高加工温度会使铸片的结晶性变差,拉伸成孔后的隔膜成孔一致性较差,本专利技术未提高加工温度,因此隔膜的成孔一致性较高。

20、如上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原料为pp、pe或pp/pe复合材料。

21、如上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铸片的厚度为8~30μm。

22、如上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隔膜的纵向牵伸比为90~150倍。

23、有益效果:

24、(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通过在所使用的吸风罩的主腔和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边腔,再用隔板将两个边腔分别与主腔和辅腔分隔,可对两个边腔的真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采用干法流延法,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吸风罩吸走铸片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吸风罩包括主腔和辅腔,其特征在于,吸风罩还包括边腔I和边腔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静电针的电压不高于14k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的熔融指数为0.5~3.0g/10min,单向拉伸隔膜的MD拉伸强度≥1500kgf/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出系统加工温度为200~250℃,流延辊温度为70~90℃,单向拉伸隔膜的横向方向透气极差值≤3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PP、PE或PP/PE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铸片的厚度为8~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隔膜的纵向牵伸比为90~150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采用干法流延法,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吸风罩吸走铸片与流延辊之间的空气,吸风罩包括主腔和辅腔,其特征在于,吸风罩还包括边腔i和边腔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静电针的电压不高于14k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拉伸隔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的熔融指数为0.5~3.0g/10min,单向拉伸隔膜的md拉伸强度≥1500kgf/cm2。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靖唐凯刘水怀潘镇虎陈冠华程文涛吴岳益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康辉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