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进入管式降膜加热器的碱液温度的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在第一预热器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仪;在第五预热器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第二连接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仪;在第二预热器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和第三温度仪;在第四预热器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第一连接支管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和第四温度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蒸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碱蒸发的碱蒸发站的结构主要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 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 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原液槽相连接,第一蒸发 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蒸汽冷凝器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 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 一碱泵;第二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气管与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 第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 接,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碱泵;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与新蒸汽进气管相连接,第三预 热器与冷凝水罐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气管与第二管式降膜 加热器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在第三连接管 上设置有第三碱泵和冷却装置,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第三连接 管和第一连接管一起第二预热器,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水管一起通过第三预热器。在第一连 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支管,第一连接支管通过第四预热器;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 连接支管,第二连接支管通过第五预热器;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第四连接管与冷凝水 罐相连接,冷凝水罐的下端连接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依次通过第五预热器和第四预热器。 使用时,锅炉来的新蒸汽进入第三蒸发器加热第二蒸发器来的碱液,第三蒸发器产生的二 次蒸汽进入第二蒸发器加热第一蒸发器来的碱液,第二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第一蒸 发器加热原液碱槽来的碱液,第一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进蒸汽冷凝器通过和冷却水换热 变成冷凝水。众所周之,碱液有一个沸点升高的特点即碱液的沸点比同压力参数下水的沸 点高,且随着碱液浓度的升高,碱液的沸点升也就越大。三个蒸发罐产生的二次蒸汽都是过 热蒸汽。如果直接将产生的二次蒸汽送到相应的下一蒸发器中,那么从过热温度到饱和温 度阶段是不发生相变的,即相当于不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严重影响蒸发器的传热 效果,如加热蒸汽中若存在1 %的不凝性气体,那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就会下降约60 %。 上述碱蒸发站使用时很难保证从第一连接支管到第一连接管内的碱液温度与第一连接管 内的碱液温度保持一致;从第二连接支管到第二连接管内的碱液温度与第二连接管内的碱 液温度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进入管式降膜加热器的碱液温 度的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 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通 过进液管与原液槽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蒸汽冷凝器 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 口相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碱泵;第二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 气管与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管 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碱泵;第三管式降膜加 热器与新蒸汽进气管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气管与第二管式 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在第三连 接管上设置有第三碱泵,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第三连接管和第 一连接管一起第二预热器,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水管一起通过第三预热器,在第一连接管上 设置有第一连接支管,第一连接支管通过第四预热器;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支 管,第二连接支管通过第五预热器;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第四连接管与冷凝水罐相连 接,冷凝水罐的下端连接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依次通过第五预热器和第四预热器,在所述 的第一预热器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温度 仪;在所述的第五预热器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第二连接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温 度仪;在所述的第二预热器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和第三温度仪;在所述的第四预热器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第一连接支管上设置有第四调节 阀和第四温度仪。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调 节阀和第三调节阀为手动控制阀,第二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为自动控制阀。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蒸 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均为分体式蒸发器,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连接管与蒸发罐 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对进入管式降膜加热器 的碱液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从第一连接支管到第一连接管内的碱液温度与第一连接管内的 碱液温度保持一致;从第二连接支管到第二连接管内的碱液温度与第二连接管内的碱液温 度保持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2、进液管,3、原液槽,4、第一蒸发罐,5、第一出气 管,6、第一连接管,7、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8、第一碱泵,9、第二蒸发罐,10、第二出气管, 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13、第二碱泵,14、新蒸汽进气管,15、第三蒸发 罐,16、第三出气管,17、第三连接管,18、碱槽,19、第三碱泵,20、第一预热器,21、第二预热 器,22、冷却水管,23、第三预热器,24、第一连接支管,25、第四预热器,26、第二连接支管, 27、第五预热器,28、第四连接管,29、冷凝水罐,30、冷凝水管,31、第五连接管,32、第六连接 管,33、第七连接管,34、蒸汽冷凝器,35、第一调节阀,36、第一温度仪,37、第二调节阀,38、 第二温度仪,39、第三调节阀,40、第三温度仪,41、第四调节阀,42、第四温度仪。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 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 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1上端的原液进口通过进液管2与原液槽3相连接,第一 蒸发罐4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5与蒸汽冷凝器34相连接,第一蒸发罐4下 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6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7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 连接管6上设置有第一碱泵8 ;第二蒸发罐9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气管10与第 一管式降膜加热器1相连接,第二蒸发罐9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1与第三管式 降膜加热器12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碱泵13 ;第三管式 降膜加热器12与新蒸汽进气管14相连接,第三蒸发罐15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 气管16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7相连接,第三蒸发罐15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 17与碱槽18相连接,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碱蒸发站中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原液槽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蒸汽冷凝器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碱泵;第二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气管与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碱泵;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与新蒸汽进气管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气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在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碱泵,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第三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一起第二预热器,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水管一起通过第三预热器,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支管,第一连接支管通过第四预热器;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支管,第二连接支管通过第五预热器;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第四连接管与冷凝水罐相连接,冷凝水罐的下端连接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依次通过第五预热器和第四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预热器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仪;在所述的第五预热器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第二连接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仪;在所述的第二预热器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和第三温度仪;在所述的第四预热器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第一连接支管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和第四温度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修权,彭小红,朱仁华,郑美娟,弧素琴,李军华,马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