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电集成光电源,属于太 阳能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光电源技术的发展和低功耗集成电路的应用,光电源在相同体积和功耗 下使用时间更长。电子器具外形变得越来越简单,终端产品变得更加小巧,集成电路生产商 需要设计出更加紧凑小巧的封装。由于系统内处理器,存储器及其他集成电路数量不断增 加,产生较大热损耗,因此使热管理在系统设计中变得非常重要。这些因素给集成电路生产 商和电子工程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 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 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源技术和新兴时代。太阳能光电源不使用常规电源,一般应用在偏远地区、特殊情况无电区如灾区或 太阳能交通标示、水文、气象、公路无线监控、通讯无人值防站等节能型照明产品及电子器 具等领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可靠性太阳能光电源大多都用于偏远无电地区或太阳能交通标示、水文、气象、公路无线 监控通讯、无人值防站、节能照明及电子器具等 ...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光电集成光电源,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接地,正极与负载和蓄电池并联,蓄电池与负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与负载之间串联有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源极或漏极相连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漏极或源极接地,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M1)和负载之间并联有总线电压采样电路,总线电压采样电路依次经误差放大电路和负载滞环控制电路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与蓄电池之间串联有第三场效应晶体管(M3),第三场效应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四场效应晶体管(M4)的源极或漏极相连接,第四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谋,徐航,唐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怡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