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933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55
本技术提供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螺旋提升机、称量装置以及负压输送装置,所述上料斗上端开口的两侧覆设有密铺整个开口的柔性密封条,所述进料斗内侧壁及外侧壁的相对位置分别活动连接有内抖动板及外抖动板,所述内抖动板及外抖动板之间通过连接轴一体锁紧固定,所述上料斗侧壁贯穿开设有供连接轴穿过且留有余量的安装过孔,所述外抖动板上设有微型振动电机,所述内抖动板远离外抖动板的一侧的底部设有若干尖刺凸起,所述上料斗开口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机构,本技术能够达到自动抖袋、自动下料的效果,充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环境粉尘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的,特别是一种辅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改质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往改质剂原料的粉质原料中添加相应的辅料,使其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2、现有技术中添加辅料的方式分为人工添加及设备添加,人工添加由于存在较大误差且难以精确控制添加量,因此大多采用上料设备进行辅料的自动定量添加。

3、应用于辅料的上料装置一般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螺旋提升机、称量装置以及通过负压管路与高速混合机连接的负压输送装置,螺旋提升机设于上料都下方,用于将上料斗内的辅料输送至称量装置内,定量称量后通过负压装置将定量称量后的辅料沿负压管路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与改质剂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4、然而,上述上料装置,在进行辅料的上料时,仍需人工将袋装的辅料投入上料斗上端的开口内,在投料过程中需要对袋装的辅料进行人工破口、抖动,一方面增大人工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粉尘逸散污染周围环境。

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辅料上料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螺旋提升机、称量装置以及负压输送装置,所述上料斗上端开口的两侧覆设有密铺整个开口的柔性密封条,所述进料斗内侧壁及外侧壁的相对位置分别活动连接有内抖动板及外抖动板,所述内抖动板及外抖动板之间通过连接轴一体锁紧固定,所述上料斗侧壁贯穿开设有供连接轴穿过且留有余量的安装过孔,所述外抖动板上设有微型振动电机,所述内抖动板远离外抖动板的一侧的底部设有若干尖刺凸起,所述上料斗开口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机构。

3、优选的,所述内抖动板包括主板以及设于主板两侧且与上料斗内侧壁滑动贴附的侧板,所述上料斗与侧板相对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沿侧板及主板的活动方向分布的缓冲槽,所述侧板向外凸出设置穿过所述缓冲槽的缓冲柱,所述上料斗的外侧壁于缓冲槽上方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缓冲柱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4、优选的,所述内抖动板与上料斗内侧壁之间以及外抖动板与上料斗外侧壁之间均设有阻尼缓振结构。

5、优选的,所述阻尼缓振结构包括缓冲底座以及设于缓冲底座上端的阻尼头,所述阻尼头为橡胶头或聚氨酯头。

6、优选的,所述主板及侧板的周侧均设有柔性阻隔垫层,所述柔性阻隔垫层朝向上料斗的内侧壁倾斜延伸且其端部与上料斗的内侧壁抵接。

7、优选的,所述柔性阻隔垫层为聚氨酯层或硅胶层。

8、优选的,所述柔性阻隔垫层的外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防粘层。

9、优选的,所述尖刺凸起倾斜朝向上料斗底部延伸,包括与内抖动板固定的连接段、弯曲段以及尖刺段。

10、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上料斗外壁的弹性绳以及设于弹性绳活动端的弹性夹。

11、优选的,所述柔性密封条为硅胶条且其内部一体嵌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金属条。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技术通过柔性密封条对上料斗的上端开口进行封闭,在置入袋装的辅料后,将辅料的侧壁与尖刺凸起接触,拉动辅料的包装袋使其破裂,随后通过夹持机构将其夹持于上料斗内,通过微型振动电机的振动带动袋内的辅料原料不断落入进料斗内,从而达到自动抖袋、自动下料的效果,充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环境粉尘含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10)、螺旋提升机(20)、称量装置(30)以及负压输送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10)上端开口的两侧覆设有密铺整个开口的柔性密封条(50),所述上料斗(10)内侧壁及外侧壁的相对位置分别活动连接有内抖动板(70)及外抖动板(80),所述内抖动板(70)及外抖动板(80)之间通过连接轴(60)一体锁紧固定,所述上料斗(10)侧壁贯穿开设有供连接轴(60)穿过且留有余量的安装过孔(11),所述外抖动板(80)上设有微型振动电机(90),所述内抖动板(70)远离外抖动板(80)的一侧的底部设有若干尖刺凸起(74),所述上料斗(10)开口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抖动板(70)包括主板(71)以及设于主板(71)两侧且与上料斗(10)内侧壁滑动贴附的侧板(72),所述上料斗(10)与侧板(72)相对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沿侧板(72)及主板(71)的活动方向分布的缓冲槽(13),所述侧板(72)向外凸出设置穿过所述缓冲槽(13)的缓冲柱(75),所述上料斗(10)的外侧壁于缓冲槽(13)上方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与缓冲柱(75)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抖动板(70)与上料斗(10)内侧壁之间以及外抖动板(80)与上料斗(10)外侧壁之间均设有阻尼缓振结构(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振结构(16)包括缓冲底座(161)以及设于缓冲底座(161)上端的阻尼头(162),所述阻尼头(162)为橡胶头或聚氨酯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71)及侧板(72)的周侧均设有柔性阻隔垫层(76),所述柔性阻隔垫层(76)朝向上料斗(10)的内侧壁倾斜延伸且其端部与上料斗(10)的内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阻隔垫层(76)为聚氨酯层或硅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阻隔垫层(76)的外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防粘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凸起(74)倾斜朝向上料斗(10)底部延伸,包括与内抖动板(70)固定的连接段(741)、弯曲段(742)以及尖刺段(7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2)包括固定于上料斗(10)外壁的弹性绳(121)以及设于弹性绳(121)活动端的弹性夹(1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条(50)为硅胶条且其内部一体嵌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金属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斗(10)、螺旋提升机(20)、称量装置(30)以及负压输送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10)上端开口的两侧覆设有密铺整个开口的柔性密封条(50),所述上料斗(10)内侧壁及外侧壁的相对位置分别活动连接有内抖动板(70)及外抖动板(80),所述内抖动板(70)及外抖动板(80)之间通过连接轴(60)一体锁紧固定,所述上料斗(10)侧壁贯穿开设有供连接轴(60)穿过且留有余量的安装过孔(11),所述外抖动板(80)上设有微型振动电机(90),所述内抖动板(70)远离外抖动板(80)的一侧的底部设有若干尖刺凸起(74),所述上料斗(10)开口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抖动板(70)包括主板(71)以及设于主板(71)两侧且与上料斗(10)内侧壁滑动贴附的侧板(72),所述上料斗(10)与侧板(72)相对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沿侧板(72)及主板(71)的活动方向分布的缓冲槽(13),所述侧板(72)向外凸出设置穿过所述缓冲槽(13)的缓冲柱(75),所述上料斗(10)的外侧壁于缓冲槽(13)上方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与缓冲柱(75)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抖动板(70)与上料斗(10)内侧壁之间以及外抖动板(80)与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海苏子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黑之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