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65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其包括上模压头板、与上模压头板相对应的下模底板、设于上模压头板和下模底板之间的模芯,下模底板外缘凸设模框,上模压头板和模芯与模框嵌套配合,还包括与上模压头板、下模底板、模芯相配合的温度调节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显著进步:增设温度调节系统,用来加热或冷却,加热时,让冷却变硬的塑料老皮再次融化融合,同时加压压紧,挤出内部气泡;冷却时,提高冷却速度防止变形。此外,通过机电控制系统,提高加工精度,也就有利于提高模压出来的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具有对模芯可制冷可制热调节的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备压滤机用滤板或膜片的模具,包括上模压头板、模芯、下模底板,其工 作原理将融化改性塑料转移至模芯的模腔内,人工包裹,再用油压机压制,自然冷却定型 而成,冷却变硬过程中,塑料件表层结不平整的老皮。没有加热冷却系统(或温度条件系 统),不能对塑料件再加热,无法消除压制的滤板或膜片的表面老皮,导致表面光洁度差,同 时,也导致滤板或膜片内部气孔多;也不能对滤板或膜片制冷,快速冷却,导致冷却定型时 间长,滤板或膜片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增设温度调节系统, 用来对模具加热或冷却,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加热冷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 一体化模具,包括上模压头板、与上模压头板相对应的下模底板、设于上模压头板和下模底 板之间的模芯,所述下模底板外缘凸设模框,所述上模压头板和模芯与模框嵌套配合,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模压头板、下模底板、模芯相配合的温度调节系统。增设温度调节系统, 用来对模具加热或冷却。工作时,首先将熔融塑料转移至模腔内,压紧后加热,让冷却变硬 的塑料老皮再次融化融合,然后加压压紧,挤出内部气泡。随后冷却定型,待滤板或膜片温 度降至规定值时,然后启模出货。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加热冷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温 度调节系统包括复数条分别均勻分布在上模压头板、下模底板内的通热液管和冷液管。通 过热液和冷液来加热或冷却,温度容易控制。均勻分布,有利于使滤板或膜片的整体性能一 致。同一部件(上模压头板/下模底板)内的所述通热液管和冷液管交替错位设置在 同一平面上。通热液管和冷液管设有同一平面,并靠近模芯,这样有利于节省能源,方便将 尽可能多的冷量和热量传导至模芯。所有所述的冷液管在模具的两侧分别与冷液进口总通道和冷液出口总通道相连 接,所有所述的通热液管也在模具的两侧分别连接与热液进口总通道和热液出口总通道相 连接。冷液和热液分别通过冷液进口总通道和热液进口总通道,进入各条冷液管和热液管, 减少流通时间,也就减少了冷量和热量损失。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出口与冷液进口总通道相连接、进口与冷液出口总通 道相连接的冷却器,以及出口与热液进口总通道相连接、进口与热液出口总通道相连接的 加热器。冷却器和加热器用于形成冷液和热液。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过滤器,冷却器通过过滤器与冷液进口总通道相连接。过滤中的杂质冷液,避免堵塞管道。所述模具还包括与冷却器、过滤器、加热器信号连接的机电控制系统。机电控制系 统有利于解放人工,同时提高制备精度。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温度计和/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上模压头板、下模底 板相配合。温度计和/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液和热液的温度,使冷液和热液起到恰当 作用,避免过冷过热影响滤板或膜片的品质。通常设置在冷液进口总通道和/或冷液出口 总通道,以及热液进口总通道和/或热液出口总通道。所述温度计为机械直读式温度计,或者为电子式温度计,所述的电子式温度计和/ 或温度传感器与机电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为电子式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时,可以将信号 直接传递到机电控制系统内,机电控制系统及时做出的反馈动作,使冷液和热液温度恰当。 当为机械直读式温度计需操作者及时查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机电控制系统,使冷液和 热液温度恰当。所述热液采用加热油,所述的冷液采用冷却水,所述的加热器采用电热管加热器。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进步增设温度调节系统,用来加热或冷却,加热时,让冷却变硬 的塑料老皮再次融化融合,同时加压压紧,挤出内部气泡;冷却时,提高冷却速度防止变形。 此外,通过机电控制系统,提高加工精度,也就有利于提高模压出来的产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专利技术中上模压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专利技术中下模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如图1-图5所示,它包括上模压头板 1、与上模压头板1相对应的下模底板2、设于上模压头板1和下模底板2之间的模芯3,下 模底板2外缘凸设模框4,上模压头板1和模芯3与模框4嵌套配合,以及与上模压头板1、 下模底板2、模芯3相配合的机电控制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此外,还设有与冷却器11、过滤 器13、加热器12信号连接的机电控制系统。热液采用加热油,冷液采用冷却水,加热器12 采用电热管加热器。上模压头板1、下模底板2还分别配合有括温度计和/或温度传感器 14。温度计为机械直读式温度计,或者为电子式温度计,电子式温度计和/或温度传感器与 机电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复数条分别均勻分布在上模压头板1、下模底板2内的热液管8 和冷液管6。同一部件(上模压头板/下模底板)内的热液管8和冷液管6交替错位设置 在同一平面上。所有冷液管6在模具的两侧分别与冷液进口总通道6和冷液出口总通道7相连接,所有热液管8也在模具的两侧分别连接与热液进口总通道9和热液出口总通道10相连接。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出口与冷液进口总通道6相连接、进口与出口总通道7相连 接的冷却器11,以及出口与热液进口总通道9相连接、进口与热液出口总通道10相连接的 加热器12。冷却器11通过过滤器13与冷液进口总通道6 相连接。工作时,首先将熔融塑料转移至模腔内,压紧后,启动加热器加热加热油,并将加 热液泵入热液管内对模芯加热,让冷却变硬的塑料老皮再次融化融合,再加压压紧,挤出内 部气泡。随后,停止加热器的加热和泵油工作,同时启动冷却器冷却冷液水并泵入冷却管, 冷却定型滤板或膜片,待滤板或膜片温度降至规定值时,然后启模出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无加热冷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权利要求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包括上模压头板(1)、与上模压头板(1)相对应的下模底板(2)、设于上模压头板(1)和下模底板(2)之间的模芯(3),所述下模底板(2)外缘凸设模框(4),所述上模压头板(1)和模芯(3)与模框(4)嵌套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模压头板(1)、下模底板(2)、模芯(3)相配合的温度调节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 调节系统包括复数条分别均勻分布在上模压头板(1)、下模底板(2)内的热液管(8)和冷液 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同一部件内 的所述热液管(8)和冷液管(6)交替错位设置在同一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的 冷液管(6)在模具的两侧分别与冷液进口总通道(6)和冷液出口总通道(7)相连接,所有 所述的热液管⑶也在模具的两侧分别连接与热液进口总通道(9)和热液出口总通道(10) 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 调节系统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包括上模压头板(1)、与上模压头板(1)相对应的下模底板(2)、设于上模压头板(1)和下模底板(2)之间的模芯(3),所述下模底板(2)外缘凸设模框(4),所述上模压头板(1)和模芯(3)与模框(4)嵌套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模压头板(1)、下模底板(2)、模芯(3)相配合的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惠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达化工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