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39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载波通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包括由多根石英玻璃纤维绞合形成的信号传输缆芯,在所述信号传输缆芯的外表面包覆有内护套层,在所述内护套层的外部缠绕有屏蔽层,在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覆有隔离带层,在所述隔离带层的内部填充有导电芯层。该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通过在信号传输缆芯的外部包覆有第一绝缘套和阻燃层,提高缆芯绝缘效果和阻燃能力,并结合金属化纸和镀锡铜丝的双层结构,进一步增加信号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将阻水带结构包覆在第二绝缘层的外部,阻水带选自膨胀型吸水材料会吸收进入的水汽并形成一层紧实防护带结构,从而实现优良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载波通信,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信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缆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其中电力载波通信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在仅有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数据传输,相较于其他无线技术,信号传输速度快。

2、经检索,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659086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力载波用电缆和制作方法,该专利中的电力载波用电缆和制作方法是通过分别设置信号传输结构和电流传输结构,能够保证电力载波通信时的信号稳定,并通过设置屏蔽层加强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但是该电力载波电缆中的屏蔽层为单层金属结构,当电缆架设处于电磁波干扰较强的路段,无法有效保证所传输信号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屏蔽干扰的结构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并且电缆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容易受到雨水潮气的影响,而该电力载波电缆中的电流传输结构仅通过护套结构包裹,无法有效阻挡水汽进入,不能有效避免潮气造成短路的问题,故而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层(2)包括第一绝缘套(201)和阻燃层(202),所述第一绝缘套(201)挤压包覆在信号传输缆芯(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201)采用聚丙烯材料结构,所述阻燃层(202)取自聚氯乙烯、氯丁橡胶、氯磺化交联聚乙烯、乙丙橡胶等其中一种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0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层(2)包括第一绝缘套(201)和阻燃层(202),所述第一绝缘套(201)挤压包覆在信号传输缆芯(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201)采用聚丙烯材料结构,所述阻燃层(202)取自聚氯乙烯、氯丁橡胶、氯磺化交联聚乙烯、乙丙橡胶等其中一种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02)的内部掺入有卤素阻燃剂,所述卤素阻燃剂取自氯化石蜡、十溴联苯醚、磷酸三甲苯酯、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等其中一至两种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载波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3)采用金属化纸层和镀锡铜丝层的双层式结构,所述金属化纸层呈螺旋结构缠绕在阻燃层(202)的外部,所述镀锡铜丝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廷剑蒋建军周永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荟数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