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减振器结构、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9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7
本技术提供一种曲轴减振器结构、发动机及车辆,包括:轮毂、压板和惯性质量环,压板和惯性质量环位于轮毂的一侧;压板位于惯性质量环内,且压板将惯性质量环压接在轮毂上;压板与轮毂固定连接;还包括减振件,减振件填充在惯性质量环与轮毂和压板之间。本技术装配可靠性高,通过在惯性质量环内增设压板,以将惯性质量环压接在轮毂上,并且压板与轮毂固定连接,能够防止惯性质量环在曲轴振动过程中脱落;同时,曲轴减振器结构具体装配时,只需通过压板将惯性质量环与轮毂相压接,即可完成的装配,使得曲轴减振器结构的组装更加简便。本技术在惯性质量环、轮毂和压板之间填充有减振件,通过简单的结构组装达到可靠的抗扭、抗弯复合曲轴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减振器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曲轴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当发动机运行时,连杆将燃油燃烧推动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曲轴由于受到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矩的激励,容易产生持续的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严重影响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缩写,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降低用户乘车舒适度。

2、对此,现有汽车发动机往往会在的曲轴前端安装减振器,以降低曲轴的弯曲振动、扭转振动。然而现有曲轴减振器为实现扭转减振和弯曲减振,通常在轮毂上套设惯性环,并在轮毂与惯性环之间设置减振橡胶,减振橡胶一般通过硫化或压装等复杂工艺进行连接,导致现有曲轴减振器减振效果有限;另外现有曲轴减振器结构复杂,零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不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会出现惯性环脱落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减振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曲轴减振器减振效果有限,且结构复杂、零件之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压板(2)和惯性质量环(3),所述压板(2)和所述惯性质量环(3)位于所述轮毂(1)的一侧;所述压板(2)位于所述惯性质量环(3)内,且所述压板(2)将所述惯性质量环(3)压接在所述轮毂(1)上;所述压板(2)与所述轮毂(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外周面和所述压板(2)的外周面相互拼接形成卡槽(6),所述惯性质量环(3)的内周面形成有卡环(31),所述卡环(31)卡接在所述卡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压板(2)和惯性质量环(3),所述压板(2)和所述惯性质量环(3)位于所述轮毂(1)的一侧;所述压板(2)位于所述惯性质量环(3)内,且所述压板(2)将所述惯性质量环(3)压接在所述轮毂(1)上;所述压板(2)与所述轮毂(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外周面和所述压板(2)的外周面相互拼接形成卡槽(6),所述惯性质量环(3)的内周面形成有卡环(31),所述卡环(31)卡接在所述卡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呈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底部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颂吴先非伍建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