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受体动态行为轨迹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用地性质变更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建设用地,在开发建设前需要开展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且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已经做了明确要求。对于存在超过相应用地情景下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污染场地,还需结合场地污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未来详细的建设方案等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的污染场地,需进一步开展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可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是保障场地安全再利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方法学的研究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美国国家环保局已制定了系列技术导则与规范,以更好的指导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和相关咨询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同时,这些技术文件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或直接引用。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最早可追溯至本世纪初期,历经20余年的发展也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生态环境部研究制定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也历经了2次制修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根据关注污染物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地层结构以及未来地块开发方案信息,首先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一个或多个不同深度的污染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选定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每个污染层中关注污染物的水平分布进行插值,生成相应的污染物浓度水平分布的格栅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针对每个污染层,随机重复生成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直至该污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根据关注污染物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地层结构以及未来地块开发方案信息,首先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一个或多个不同深度的污染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选定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每个污染层中关注污染物的水平分布进行插值,生成相应的污染物浓度水平分布的格栅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受体动态活动轨迹的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茂生,姜林,韩丹,郝辰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