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3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2
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包括L型台架和马鞍鞍座,马鞍鞍座内径与单桩外径一致,由圆弧板和钢板焊接而成,马鞍鞍座固定在L型台架上,L型台架由钢管拼组而成,包括水平支撑管、垂直支撑管、斜支撑管等,L型台架底部设置吊装吊耳3个,顶部设置吊装吊耳4个,吊耳用于连接马蹄形卸扣及吊带,单桩分段翻身过程中使用。本技术实现了对单桩分段的90度翻身,避免了在单桩分段上焊接翻身吊耳及损伤母材,翻身后便于单桩分段内部环板与分段之间焊缝的碳刨清根,提高了焊接探伤一次合格率,节省了焊接材料,缩短了单桩制作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电单桩制作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


技术介绍

1、单桩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海上风电风机基础形式,它有着工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备料制作工期短、装船及海上施工高效等优点。

2、现有单桩基础形式,为避免海上沉桩施工完成后单桩内部海水潮气进入风电塔筒底部,一般设计有内平台、内环板、监测设备等。为保证内环板与单桩内壁的焊缝质量,设计要求内环板开双面坡口并进行全熔透焊接。这就要求对单桩分段进行翻身,来保证焊缝碳刨清根及双面焊接。关键的是风电相关钢结构建造规范中要求不允许在单桩身上焊接翻身吊耳,目前关于单桩分段翻身工装未见报道,且以往的钢桩分段翻身多数是违反规范要求,即在桩身上焊接翻身吊耳,翻身完成后再将吊耳切除,对焊接位置进行打磨探伤处理以保证焊接位置处母材性能,但可能会对桩身钢板母材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2、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台架(1),所述L型台架(1)包括竖向支撑机构和横向支撑机构,所述竖向支撑机构与横向支撑机构连接后构成L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机构和横向支撑机构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机构包括三个位于竖向面的水平支撑管(5),所述竖向面垂直支撑机构设置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竖向面垂直支撑机构包括五支垂直支撑管(8),任意相邻两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台架(1),所述l型台架(1)包括竖向支撑机构和横向支撑机构,所述竖向支撑机构与横向支撑机构连接后构成l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机构和横向支撑机构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机构包括三个位于竖向面的水平支撑管(5),所述竖向面垂直支撑机构设置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竖向面垂直支撑机构包括五支垂直支撑管(8),任意相邻两组竖向面垂直支撑机构上的五支垂直支撑管(8)分别在竖向面上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台架(1)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斜支撑管(3),每一侧的所述斜支撑管(3)的两端分别与排在同一层数的竖向面水平支撑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帅冉卫国孙辉潘超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