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3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导架、工装滑架机构、弯管矫正机构和轴心调节座,工装滑架机构滑动安装于矫正导架表面,且矫正导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直齿条,弯管矫正机构和轴心调节座分别固定安装于矫正导架的两端,轴心调节座的输出端可拆卸安装有扦插杆,扦插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测管端头,测管端头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于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一体式测管矫正结构,利用工装滑架机构进行减震器管筒工装并通入扦插杆和测管端头进行减震器管筒内壁弯曲测定,确定具体弯管方向和准确位置,进行自主矫正工作,利用弯管矫正机构和轴心调节座的运动配合进行多点矫正,提高矫正精度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筒矫直,具体为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减震器主要采用液压阻尼减震结构,其中空管筒结构在生产、运输或者堆放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外力作用导致形变,在使用时需要将其进行矫正需要用到一种汽车减震器管筒生产用矫正装置。

2、现有的管筒矫正装置仍采用传统类似钢筋等实心杆体矫直西永,配置有对减震器管筒实施旋转的驱动马达,利用旋转驱动马达带动矫直筒进行旋转运动,矫直筒内部轧辊对杆体表面进行施压矫正,但减震器管筒普遍采用高强度钢结构,在矫正过程中需要施加的作用力普遍较大,矫正效果和范围受限,且在矫正过程中,需要人工测量管筒弯曲方向以及弯曲角度,并工装管筒后调整至合适位置进行矫正处理,工序繁复,且人工操作精度较低。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导架(100)、工装滑架机构(200)、弯管矫正机构(300)和轴心调节座(400),所述工装滑架机构(200)滑动安装于矫正导架(100)表面,且矫正导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直齿条(110),所述弯管矫正机构(300)和轴心调节座(400)分别固定安装于矫正导架(100)的两端,所述轴心调节座(400)的输出端可拆卸安装有扦插杆(410),所述扦插杆(410)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测管端头(420),所述测管端头(420)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于的压力传感器(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管筒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导架(100)、工装滑架机构(200)、弯管矫正机构(300)和轴心调节座(400),所述工装滑架机构(200)滑动安装于矫正导架(100)表面,且矫正导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直齿条(110),所述弯管矫正机构(300)和轴心调节座(400)分别固定安装于矫正导架(100)的两端,所述轴心调节座(400)的输出端可拆卸安装有扦插杆(410),所述扦插杆(410)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测管端头(420),所述测管端头(420)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于的压力传感器(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组件(220)包括固定于运动滑架(210)表面的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表面的行走齿,所述行走齿与直齿条(110)的表面传动啮合,所述直齿条(110)与测管端头(420)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并相互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杆(410)为可伸缩长杆结构,所述轴心调节座(400)用于驱动扦插杆(410)伸缩量并调节测管端头(420)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管筒生产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组件(230)包括压力套管(231)、牵引套(232)以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梦珂刘晴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鼎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