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配件及电机整机,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冲片、电机转子及相应的电机。
技术介绍
1、电机的构成主要包括定子、转子、电枢、外壳等,其中定子和转子是电机的核心部件,两者通过磁场作用来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对于永磁电机来说,根据磁体设置位置的不同,又分为表贴式转子和内置式转子。内置式转子是现代高速电机常用的结构,其主要由转子轴、转子芯、磁体等部件构成,具有结构紧凑、高效和耐用等特点,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其中,转子芯由若干转子冲片叠压而成,转子冲片通常由高导电性材料(如硅钢、铜、铝等)制成。各转子冲片上对位地设置有转轴孔、铆钉孔及磁体孔,若干转子冲片叠压后,各自的转轴孔、铆钉孔及磁体孔相应对位并形成转子芯的一个转轴孔、多个铆钉孔及多个磁体槽。
3、具体地,转轴孔用于供转子轴穿设,并将转子芯设置于转子轴上。铆钉孔用于供铆钉穿设,铆钉的作用是将若干叠压的转子冲片铆紧;目前,基本上是采用一端带铆钉头的铆钉杆穿过所述铆钉孔,另一端通过顶针将铆钉杆另一端挤压出铆钉头,从而将叠压好的转子冲片锁紧铆接。
4、另外,内置式转子采用的磁体通常为磁钢,磁钢插进并容置于转子芯的所述磁体槽内,磁体槽与磁体表面的间隙很小,通过上文所述铆钉铆紧转子冲片的过程中会有应力产生;由于磁体材料的特性为易碎,且随着降本的需求磁体厚度更薄,铆接时产生的应力传导到磁体槽时,容易导致磁体发生破损。
5、以上,为现有技术存在的其中一方面的缺陷。作为现有技术另一方面的缺陷,大概说明
6、随着各领域应用要求的提高,电机逐渐向高能效、低振动、低噪音方向发展。例如空调室内机所使用的电机,就明显存在这方面的要求,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现有电机转子,虽然可通过单斜槽结构来获取较好的转矩性能和降低由谐波引起的高频振动和噪音,但是单斜槽结构会导致磁场沿轴向分布不均匀,产生横向电流,当斜槽的倾斜角度过大或过小时,都会导致横向电流沿电机轴向分布不均匀从而增加附加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冲片、电机转子及电机,旨在提升电机结构稳定性并优化性能。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上下贯穿地开设有:转轴孔、多个铆钉孔及多个磁体孔,铆钉孔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外围,磁体孔位于铆钉孔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本体上下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隔磁孔,所述隔磁孔位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孔之间。
3、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转子冲片,通过在相邻两个所述磁体孔之间开设隔磁孔,既可以降低磁极间的漏磁,又可以通过隔磁孔的卸力作用,避免转子冲片叠压铆接时,因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穿设于磁体孔内的磁体破损,也可以避免转子冲片产生不可逆形变;使得转子冲片铆接为电机转子时结构更稳定,同时也可以优化后续形成的电机转子的磁场性能。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磁孔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第一段隔磁孔及沿周向分布或沿周向切线分布的第二段隔磁孔;第二段隔磁孔连通地连接于第一段隔磁孔的内侧端,每个所述第二段隔磁孔内侧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铆钉孔;多个所述隔磁孔各自第一段隔磁孔的外侧端的连线为所述电机转子冲片的隔磁桥外圆。
5、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段隔磁孔沿径向分布,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磁体孔之间,且使得多个所述隔磁孔各自第一段隔磁孔的外侧端的连线为所述电机转子冲片的隔磁桥外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磁极间的漏磁,同时第一段隔磁孔也可以对转子冲片叠压铆接时的应力进行适当卸力;另外,第二段隔磁孔沿周向分布或沿周向切线分布,且位于对应的铆钉孔的外侧,这样能够更好地在转子冲片叠压铆接时,对由铆钉孔处产生的应力进行卸力。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隔磁孔与相邻两个所述磁体孔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段隔磁孔的径向中心线的延长线经过:对应的第二段隔磁孔的径向中心线、对应的所述铆钉孔的圆心、及所述转轴孔的圆心。
7、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称式分布设计,使得转子冲片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受力更均衡,结构更稳定。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磁体孔包括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彼此形成朝向所述冲片本体外圆的钝角夹角。
9、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磁体孔分为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并使两者形成朝外的夹角,使得装入的两块磁体构成一个v型结构,聚磁能力更强,磁密更大,有利于提高电机效率。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的孔壁上突出地设置有用于卡紧磁体的卡块;所述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彼此的近端和远端均设置有装配空隙。
11、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的内壁设置突出的卡块,以及在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彼此的近端和远端均设置装配空隙,当转子冲片叠压铆接后、磁体装入时,该结构具有更好的微形变适应性,更便于磁体的装入及卡紧操作。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片本体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通流孔,多个所述通流孔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外围、并位于多个所述铆钉孔的内侧。
13、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流通孔,一方面可以减轻转子冲片的重量及减少材料用量,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空气流通,促进散热。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芯、转子轴、铆钉及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包括上文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多层所述电机转子冲片叠压设置,且各自的转轴孔、铆钉孔、磁体孔及隔磁孔相应对位;所述转子轴穿设于所述转轴孔,并与所述转子芯固定连接;所述铆钉穿设并铆接于所述铆钉孔;所述磁体插接地设置于所述磁体孔内。
15、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转子,采用了上文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多层电机转子冲片上的隔磁孔既可以降低磁极间的漏磁,又可以起到卸力作用,避免转子冲片叠压铆接时,因产生的应力而导致穿设于磁体孔内的磁体破损,也可以避免转子冲片产生不可逆形变;使得电机转子结构更稳定,磁场性能也得到了优化。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芯对应每一极磁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分布于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右侧上部的第一段斜向槽、分布于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左侧中部的第一段直向槽、分布于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左侧下部的第二段斜向槽;所述第一段斜向槽和第二段斜向槽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段直向槽的下端与第二段斜向槽的上端连通连接,第一段直向槽的上端与第一段斜向槽的下端等高且周向间隔设置。
17、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斜向槽、第一段直向槽和第二段斜向槽各占所述转子芯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一段斜向槽周向跨度所形成的周向夹角为g1,第二段斜向槽周向跨度所形成的周向夹角为g2,第一段直向槽的上端与第一段斜向槽的下端的周向间隔所形成的周向夹角为g3,8.4°≤g1=g2=g3≤8.8°。
18、上述优选方案中,转子芯外侧壁上对应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上下贯穿地开设有:转轴孔、多个铆钉孔及多个磁体孔,铆钉孔位于转轴孔的外围,磁体孔位于铆钉孔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本体上下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隔磁孔,所述隔磁孔位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孔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第一段隔磁孔及沿周向分布或沿周向切线分布的第二段隔磁孔;第二段隔磁孔连通地连接于第一段隔磁孔的内侧端,每个所述第二段隔磁孔内侧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铆钉孔;多个所述隔磁孔各自第一段隔磁孔的外侧端的连线为所述电机转子冲片的隔磁桥外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隔磁孔与相邻两个所述磁体孔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段隔磁孔的径向中心线的延长线经过:对应的第二段隔磁孔的径向中心线、对应的所述铆钉孔的圆心、及所述转轴孔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孔包括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彼此形成朝向所述冲片本体外圆的钝角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本体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通流孔,多个所述通流孔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外围、并位于多个所述铆钉孔的内侧。
7.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芯、转子轴、铆钉及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多层所述电机转子冲片叠压设置,且各自的转轴孔、铆钉孔、磁体孔及隔磁孔相应对位;所述转子轴穿设于所述转轴孔,并与所述转子芯固定连接;所述铆钉穿设并铆接于所述铆钉孔;所述磁体插接地设置于所述磁体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对应每一极磁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分布于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右侧上部的第一段斜向槽、分布于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左侧中部的第一段直向槽、分布于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的左侧下部的第二段斜向槽;所述第一段斜向槽和第二段斜向槽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段直向槽的下端与第二段斜向槽的上端连通连接,第一段直向槽的上端与第一段斜向槽的下端等高且周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斜向槽、第一段直向槽和第二段斜向槽各占所述转子芯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一段斜向槽周向跨度所形成的周向夹角为G1,第二段斜向槽周向跨度所形成的周向夹角为G2,第一段直向槽的上端与第一段斜向槽的下端的周向间隔所形成的周向夹角为G3,8.4°≤G1=G2=G3≤8.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斜向槽、第一段直向槽和第二段斜向槽均为斜口槽,各自的斜口均偏向对应极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槽的上端中心线与对应极的所述磁体的右端的距离为H,所述第二斜向槽的下端中心线与对应极的所述磁体的左端的距离为H,0.5mm<H<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口槽包括圆孔及圆孔外侧连通连接的斜向喇叭口,所述斜向喇叭口的朝向偏向对应极的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对应每一极的磁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段直向槽,第二段直向槽分布于对应极的所述磁体的轴向中心线上;所述第二段直向槽占所述转子芯高度的二分之一,相邻极的第二段直向槽彼此上下错位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直向槽为V型槽,V型槽的角度为F,60°≤F≤90°。
15.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上下贯穿地开设有:转轴孔、多个铆钉孔及多个磁体孔,铆钉孔位于转轴孔的外围,磁体孔位于铆钉孔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本体上下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隔磁孔,所述隔磁孔位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磁体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孔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第一段隔磁孔及沿周向分布或沿周向切线分布的第二段隔磁孔;第二段隔磁孔连通地连接于第一段隔磁孔的内侧端,每个所述第二段隔磁孔内侧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铆钉孔;多个所述隔磁孔各自第一段隔磁孔的外侧端的连线为所述电机转子冲片的隔磁桥外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隔磁孔与相邻两个所述磁体孔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段隔磁孔的径向中心线的延长线经过:对应的第二段隔磁孔的径向中心线、对应的所述铆钉孔的圆心、及所述转轴孔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孔包括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彼此形成朝向所述冲片本体外圆的钝角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的孔壁上突出地设置有用于卡紧磁体的卡块;所述第一段磁体孔和第二段磁体孔彼此的近端和远端均设置有装配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本体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通流孔,多个所述通流孔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外围、并位于多个所述铆钉孔的内侧。
7.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芯、转子轴、铆钉及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多层所述电机转子冲片叠压设置,且各自的转轴孔、铆钉孔、磁体孔及隔磁孔相应对位;所述转子轴穿设于所述转轴孔,并与所述转子芯固定连接;所述铆钉穿设并铆接于所述铆钉孔;所述磁体插接地设置于所述磁体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刘贤义,李建民,李尚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