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2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及菌剂通过显著地提高当归植株胁迫抗性、成倍地提高抑制抽薹相关激素褪黑素含量、茉莉酸含量和成倍地降低了脱落酸及生物活性物质腐胺等的含量有效改变当归的生理生化状态,起到抑制当归早薹发生的作用。同时,含有种类较多的抗菌作用物质、抗病毒作用物质、农药或其中间体物质、杀虫作用物质;促生物质吲哚乙酸和群体感应信号物质,有效保证了其在施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起到抗病杀虫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菌剂,具体涉及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伞形科草本植物,通常分布于海拔1800~3000m的高寒多雨二阴山区,其根入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作用。目前商品当归均来自栽培,产地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生产,正常情况下,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成药,第三年开花留种。然而部分当归植株第二年抽薹开花,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商品药材,这种现象叫当归的早期抽薹,简称“早薹”。当归早期抽薹发生后,根中次生韧皮部与次生木质部的比例减小,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质化,生活的薄壁细胞和分泌道减少,影响次生产物的形成,导致肉质根木质化并空心,缺乏油气,失去药用价值。目前,早薹已成为影响产区当归生产的最主要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2、当归是低温长日照植物,低温春化和光周期都影响其早期抽薹进程。当归早期抽薹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生理因素:如不同种子的早薹率不同;种苗根直径0.35~0.86cm范围内,根直径越大,抽薹越早且抽薹率越高;不同的贮藏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Mxdg-1,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495。

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和/或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发酵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和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发酵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中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浓度为1×108~1×109CFU/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mxdg-1,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495。

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和/或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发酵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和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发酵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中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的浓度为1×108~1×109cfu/ml。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mxdg-1或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李羽翡党晟荣王治业赵疆沙洁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