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25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属于药物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经过气流粉碎后表面极容易无定型化,且在无定型转晶过程中由于粒子聚集造成的粒径增长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包括:将药物微粉与润滑剂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中,药物微粉在悬浮气流中发生无定型转晶,从而稳定药物粒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将药物微粉与润滑剂在控制温湿度的旋风中悬浮,完成其转晶过程。由于颗粒在旋风中不断旋转,无法与相邻的微粉药物聚集,从而避免气流粉碎后由于转晶导致的粒径增长。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还能减少药物黏壁现象,提高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经口吸入的肺部递送药物通常对于药物颗粒的粒径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粒径介于1-5μm范围的颗粒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肺部沉积。对于经化学合成、结晶、纯化方法获得的原料药,通常其粒径较大,约几十到几百微米的范围。这种大粒径的药物粒子无法用于吸入肺部的递送。生产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气流粉碎技术减小药物颗粒的粒径,从而获得适于吸入的粒子。然而,由于气流粉碎的高能量导致颗粒在粉碎过程中极容易形成无定型化的表面,这部分无定型部分非常不稳定,容易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向更稳定的晶型转变,导致相邻颗粒间的聚集,从而使颗粒的粒径增大,影响药物在肺部的沉积,影响药品质量。

2、研究人员对于稳定气流粉碎后的粒径做过诸多研究探索,但是结果难以令人满意。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药物颗粒在气流粉碎后,通过控制颗粒储存过程中的温度和/或湿度,控制小粒径药物表面无定型的转晶,从而减少药物的聚集。比如katharina brodka-pfeiffer等人在文献“conditioning following powder micronization:influence onparticle growth of salbutamol sulfate”中通过控制微粉化沙丁胺醇储存的温度和/或湿度来维持沙丁胺醇微粉化后的小粒径稳定性。然而颗粒在控温控湿的条件下,仍然存在表面无定型转晶的过程,难以避免微粉化后粒径的增长。除此以外,专利cn108135851b中,通过加湿器提高气流粉碎腔体内的湿度以减少无定型组分的形成。但实际使用中,提高湿度容易导致颗粒粘附性提高,且降低粉碎工艺的产品收率。专利cn101896165b则通过反溶剂高压均质法来减小药物颗粒的粒径,然后通过喷雾干燥除去反溶剂组分。但是该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首先,高压均质处理药物的批量相对较低,且多次循环均质耗时更久。其次,在使用喷雾干燥除去反溶剂的过程中,药物几乎全部吸附在喷雾干燥塔壁和旋风分离器上,几乎难以收集到药物粉末。专利cn105188679b公开了一种微粉化晶体颗粒状态调节的方法,通过使用控温控湿的状态调节气体使无定型组分转晶。然而,该专利提供的方法api仅能在状态调节区以悬浮状态存在0.1-600秒的时间,如此短时间内,api无法完成良好的转晶。除此以外,由于吸入用药物颗粒粒径较小,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药物微粒在传递过程中,极容易吸附在传递管路表面,无法实际形成悬浮状态,而且随传递管路表面的增大,药物的损失也会越多。

3、因此,提供一种方法,其能使微粉化的药物粒径稳定,并且减小药物损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经过气流粉碎后表面极容易无定型化,且在无定型转晶过程中由于粒子聚集造成的粒径增长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包括:将药物微粉与润滑剂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中,药物微粉在悬浮气流中发生无定型转晶,从而稳定药物粒径;

4、优选地,所述药物表面为无定型状。

5、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经口吸入的肺部递送药物。

6、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短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7、优选为硫酸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格隆溴铵或噻托溴铵。

8、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剂包括磷脂多孔微球、硬脂酸镁、l-亮氨酸、三亮氨酸、乳糖中的至少一种。

9、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剂的用量为药物质量的0.5~15%,如0.5%、1.0%、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

10、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粉药物的粒径为0.5~5μm,

11、或/和所述润滑剂的中值粒径为1.0~50.0μm,优选为1.0~10.0μm。

12、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控温控湿的气流的温度为室温~220℃,湿度为0~90%。

13、优选地,气流温度为60~95℃,更优选为70~85℃,进一步优选为70~80℃。

14、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温度为73℃、79℃。

15、优选地,湿度为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

16、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湿度为10%、30%。

17、获得控温控湿气流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喷雾干燥设备获得,也可能通过现有技术中其他控温控湿设备获得。

18、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微粉药物与润滑剂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中的时间为0.5-24h,例如0.5h、1.0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7.5h、8h、8.5h、9h、9.5h、10h、10.5h、11h、11.5h、12h、12.5h、13h、13.5h、14h、14.5h、15h、15.5h、16h、16.5h、17h、17.5h、18h、18.5h、19h、19.5h、20h、20.5h、21h、21.5h、22h、22.5h、23h、23.5h、24h。

19、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将微粉药物与润滑剂粉末置于容器中,再向容器中通入控温控湿的气流,使微粉药物与润滑剂粉末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

20、优选地,所述容器内壁具有防止粉末黏附的涂层,优选地,所述涂层为ptfe的涂层。

21、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在微粉药物与润滑剂粉末置于容器前,另行使用润滑剂擦拭处理容器内壁。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创造性地将药物微粉与润滑剂在控制温湿度的旋风中悬浮,完成其转晶过程。由于颗粒在旋风中不断旋转,无法与相邻的微粉药物聚集,从而避免气流粉碎后由于转晶导致的粒径增长。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还能减少药物黏壁现象,提高收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药物微粉与润滑剂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中,药物微粉在悬浮气流中发生无定型转晶,从而稳定药物粒径;优选地,所述药物表面为无定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经口吸入的肺部递送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短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磷脂多孔微球、硬脂酸镁、L-亮氨酸、三亮氨酸、乳糖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的用量为药物质量的0.5~15%。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粒径为0.5~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控湿的气流的温度为室温~220℃,湿度为0~9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粉药物与润滑剂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中的时间为0.5-24h。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粉药物与润滑剂粉末置于容器中,再向容器中通入控温控湿的气流,使微粉药物与润滑剂粉末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粉药物与润滑剂粉末置于容器前,另行使用润滑剂擦拭处理容器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药物微粉与润滑剂共同悬浮于控温控湿的气流中,药物微粉在悬浮气流中发生无定型转晶,从而稳定药物粒径;优选地,所述药物表面为无定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经口吸入的肺部递送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短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磷脂多孔微球、硬脂酸镁、l-亮氨酸、三亮氨酸、乳糖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微粉药物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的用量为药物质量的0.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全文新王震宇舒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普锐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