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_技高网

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00977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先用人工牛黄、蟾酥和牛奶进行超微粉碎得到人工牛黄蟾酥液,将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中,成膜后加入柠檬酸继续搅拌水化,过滤,得到空白脂质体,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振荡摇匀,加热,进行低温高速离心处理,制得中药颗粒脂质体,再取黄芩、甘草和牡丹皮混合进行超微粉碎,沸水煎煮,将中药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出中药颗粒,将中药脂质体和中药颗粒混合均匀,低温干燥后即获得复配中药颗粒,制备的复配中药颗粒对耐药型致病菌具有高效的抑制作用,在水中溶解性好,有利于动物服用后对药物活性成分的吸收,产品临床疗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在畜牧养殖领域,由于饲料添加剂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耐药型致病菌引起的动物感染和疾病已成为常见现象近年来耐药菌株的感染使畜牧养殖中病死率大幅增加,其防控和治疗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难题之一。

2、以中药为代表天然药物因其作用范围广、毒副作用较小在兽药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天然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天然活性化合物往往具有显著抑制各种病源微生物的作用,其作用效果在抑制β-内酰胺酶、抑制代谢活动相关酶、抑制外排泵、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菌菌膜、消除耐药质粒等方面。另外,天然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往往不是单一的,能够在多个方面作用消除细菌耐药,从而不易产生耐药型致病菌。特别在当今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型致病菌产生速度的时代,我国的中药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3、近年来在畜牧养殖中由于耐药型致病菌感染致使病死率的大幅增加,开发新型复配中药颗粒,针对畜牧养殖中耐药型致病菌的高效防控成为该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同时,由于部分传统中药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的药理活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差,配制成水溶液时容易堵塞食道,给禽类饮水使用造成不便;不利于动物服用后对药物活性成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产品临床疗效。此外,中药成分中的牛蟾有麻舌感,人工牛黄里的胆酸味苦;按照传统工艺生产的中药颗粒通过拌料或饮水给药时,具有适口性方面的缺陷,致使对口味挑剔的家畜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基于抑菌试验表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剂,对耐药型致病菌具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中药超微粉碎的处理过程,致使制备的复配中药颗粒在水中溶解效果好,利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配制成高浓度溶液后使用方便;同时,制备过程中牛奶的加入,能够掩盖中草药中本身的苦味,利于动物的适口性。

2、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步骤一,中药脂质体的制备:将人工牛黄、蟾酥和牛奶,在超微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混合均匀的人工牛黄蟾酥液,将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待成膜后为保持中药脂质体的稳定性,向其中加入ph=6.6-6.8的柠檬酸缓冲液,继续搅拌水化,经10μm规格的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空白脂质体,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振荡摇匀,加热,进行低温高速离心处理,制得中药脂质体;

4、步骤二,中药颗粒的制备:将牡丹皮、黄芩和甘草,混合后进行超微粉碎,用沸水煎煮,冷却至室温,将中药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出中药颗粒;

5、步骤三,复配中药颗粒制备:将中药脂质体和中药颗粒混匀,低温干燥后即获得复配型中药颗粒。

6、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可利用高剪切力、空穴作用等机械作用获得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物料粉末,从而改善物料粉体的理化特性及功能活性。

7、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一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人工牛黄3-5份、蟾酥2-4份、牛奶120-180份。

8、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一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磷脂5-7份、胆固醇3-5份。

9、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一中按2:1的质量比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

10、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二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牡丹皮5-7份、黄芩3-5份、甘草2-4份。

11、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三中按1:1的质量比将中药脂质体和中药颗粒混匀。

12、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一将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中,70℃水浴锅中搅拌至成膜。

13、进一步地,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步骤一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后,在70℃水浴中保温20min。

14、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制备。

15、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用途,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因耐药型致病菌引起的动物感染和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耐药型致病菌是指耐药型的大肠杆菌、耐药型肺炎克雷伯菌或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

1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包含人工牛黄、蟾酥、牡丹皮、磷脂、胆固醇、黄芩和甘草,中药成分中蟾酥的主要活性成分甙元,为甾醇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人工牛黄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牡丹皮主要含牡丹酚新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基氧化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芍药素、没食子酸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抗炎、抗菌作用,亦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7、磷脂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包括由甘油构成的甘油磷脂和由鞘氨醇构成的鞘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构成疏水性的“屏障”,分隔细胞水溶性成分和细胞器,维持细胞正常结构与功能,胆固醇用于于调节机体脂类物质的吸收,黄芪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甘草与黄芪一起,不但能够充分发挥两者本来的功效,还因为甘草调和了黄芪的药性,使得整个甘草黄芪的属性更加平和,功效也得到增强。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先用人工牛黄、蟾酥和牛奶在超微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到人工牛黄蟾酥液,将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中,待成膜后加入柠檬酸缓冲液,继续搅拌水化,经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空白脂质体,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振荡摇匀,加热,进行低温高速离心处理,制得中药颗粒脂质体,再取黄芩、甘草和牡丹皮混合进行超微粉碎,沸水煎煮,冷却至室温,将中药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出中药颗粒,将中药脂质体和中药颗粒混合均匀,低温干燥后即获得复配中药颗粒,制备的复配中药颗粒对耐药型致病菌具有高效的抑制作用;

20、本专利技术公开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基于超微粉碎的处理方法,制备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在水中溶解性好,配制成高浓度溶液后使用方便,方便给禽类饮水使用,有利于动物服用后对药物活性成分的吸收,产品临床疗效好;

21、本专利技术公开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基于超微粉碎的处理方法,在进行超微粉碎处理过程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牛奶,使得中药成分中牛蟾的麻舌感和人工牛黄里的胆酸味苦得到一定的掩盖,动物适口性得到优化,利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人工牛黄3-5份、蟾酥2-4份、牛奶120-1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磷脂5-7份、胆固醇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按2:1的质量比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牡丹皮5-7份、黄芩3-5份、甘草2-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按1:1的质量比将中药脂质体和中药颗粒混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将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中,70℃水浴锅中搅拌至成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后,在70℃水浴中保温20min。

9.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制备。

10.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用途,其特征是,所述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因耐药型致病菌引起的动物感染和疾病的药物中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人工牛黄3-5份、蟾酥2-4份、牛奶120-1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磷脂5-7份、胆固醇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按2:1的质量比将空白脂质体和人工牛黄蟾酥液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耐药型致病菌的复配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原料的质量配比是:牡丹皮5-7份、黄芩3-5份、甘草2-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钦何莹龙阎诗悦李冬冬李文博刘飞鸟梁瑞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惠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