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三苯胺-三联吡啶结构的多齿有机配体、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聚合物薄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941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三苯胺‑三联吡啶结构的多齿有机配体、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聚合物薄膜及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三苯胺‑三联吡啶”结构的多齿有机配体,通过在苯环对位引入给电子基,能够有效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增强电致变色的效率、促进离子和电子的进入和抽出,其与金属离子配位驱动合成一系列金属超分子聚合物,所制得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薄膜变色响应时间短,电致变色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含三苯胺-三联吡啶结构的多齿有机配体、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聚合物薄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超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电致变色材料,它由有机小分子或者聚合物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聚合反应而制得,表现出主要基于金属-配体电荷转移的电致变色特性。这类聚合物的金属中心结合在聚合物的主链或侧链上,可以补充、结合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基于分子组装制备而得的配位聚合物电致变色薄膜不仅具有出色的着色效率和氧化还原稳定性,并且可通过修饰有机配体或者改变金属离子种类调节材料颜色,实现广泛的颜色变化。

2、三苯胺是一种优异的电活性基团。三苯胺类电致变色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短的共轭结构和高的能带隙,中性态无色且氧化过程伴随着明显的颜色变化,这些特性很好地契合了对电致变色材料的节能需求。同时,三苯胺的三维大体积扭曲结构减弱了材料的固态π-π堆积效应。综上所述,在金属超分子聚合物中引入三苯胺结构可制备出中间态无色、可溶液加工的电致变色材料。

3、吡啶及其衍生物作为杂环有机体发光分子,不仅本身可以用来作为发光材料,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三苯胺-三联吡啶结构的多齿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所示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多齿有机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为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铵;所述4-硝基苯甲醛、2-乙酰基吡啶、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1:(1.5~4):(1.5~4):(1~5);所述一锅法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72~96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65%~85%;所述4'-(4-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与水合肼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三苯胺-三联吡啶结构的多齿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所示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多齿有机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为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铵;所述4-硝基苯甲醛、2-乙酰基吡啶、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1:(1.5~4):(1.5~4):(1~5);所述一锅法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72~96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65%~85%;所述4'-(4-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5~15);所述还原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8~15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碱为碳酸钾;所述4'-(4-氨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碘苯化合物:铜:碳酸钾:18-冠醚-6的摩尔比为1:(1~3):(1~3):(1~3):(0.4~0.6);所述ullmann反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刚吴宇琪丛冰王大明周宏伟陈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