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19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20
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基底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坯体内,包含第一主面;电感器布线,在所述坯体内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沿着所述第一主面延伸;以及覆盖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坯体内,覆盖所述电感器布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感器布线具有:种子层;以及镀层,形成为与所述种子层接触,在与所述电感器布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第一剖面中,所述电感器布线具有:第一足部和第二足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面侧的下表面的与所述第一主面平行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被埋入所述基底绝缘层;以及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足部与所述第二足部之间,所述基底绝缘层具有凸部,该凸部位于所述第一足部与所述第二足部之间,与所述裆部对置,所述种子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裆部并与所述凸部的上表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部件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电感器部件,存在在日本特开2019-13414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该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基底绝缘层,其设置在坯体内;以及电感器布线,其设置在坯体内,配置在基底绝缘层的第一主面上。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34141号公报

3、然而,可知在上述现有的电感器部件中,对于基底绝缘层与电感器布线的紧贴力存在改善的余地。若基底绝缘层与电感器布线的紧贴力不充分,则基底绝缘层与电感器布线有可能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部件,减少基底绝缘层与电感器布线剥离的可能性。

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基底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坯体内,包含第一主面;电感器布线,在所述坯体内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沿着所述第一主面延伸;以及覆盖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坯体内,覆盖所述电感器布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感器布线具有:种子层;以及镀层,形成为与所述种子层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山知未国森敬介川上祐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