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滑杆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148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的滑杆导向结构,其包括滑杆,特征是:气缸活塞杆穿过滑块后,用螺母、垫圈紧固,滑块与滑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滑动轴承与滑杆间隙配合,所述滑杆的两端插入支座对应的孔内,由螺钉紧固,支座由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达到了防止滑杆轴向串动的目的,又不破坏镀铬防腐层;其结构更简单,防腐效果更好,也更便于组装,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气缸活塞杆平稳导向的设备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滑杆导向结构,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是轴承制造过程中的一个检测工序,测量的项目是轴承内圈 孔径的椭圆度和锥度。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完成轴承内圈的上料、推料和落料等动 作,其中的每一个动作均需由气缸活塞杆的进、退来实现。为保证气缸活塞杆进、退动作的 平稳可靠,需要有滑杆导向结构来辅助完成。目前的滑杆导向结构中,滑杆的两端均加工有螺纹,在滑杆两端各穿过一个支座 后,为防止滑杆轴向串动,需要在滑杆两端分别用螺母和垫圈来紧固。该结构中,为防腐和 降低成本的需要,滑杆用的是在市场购买的镀铬活塞杆,购入后,根据长短要求不同,将活 塞杆切断后两端再加工螺纹,这样就大面积破坏了表面的镀铬层,严重影响了防腐效果,且 由于需加工螺纹,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 的滑杆导向结构,能提高防腐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的滑杆导向结构,包 括滑杆,特征是气缸活塞杆穿过滑块后,用螺母、垫圈紧固,滑块与滑动轴承过盈配合,所 述滑动轴承与滑杆间隙配合,所述滑杆的两端插入支座的对应孔内,由螺钉紧固,支座由螺 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本技术中滑杆由镀铬活塞杆横向截断即可,不破坏镀铬表层,滑杆的两端插 入支座对应的孔后,由螺钉紧固,达到了防止滑杆轴向串动的目的,且结构更简单,防腐效 果更好,也更便于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滑块1、气缸活塞杆2、滑动轴承3、滑杆4、 支座5和平台6组成。所述气缸活塞杆2穿过滑块1后,用螺母、垫圈紧固,滑块1与滑动轴承3采用过 盈配合,滑动轴承3与滑杆4采用间隙配合,滑杆4的两端插入支座5的对应孔内,由螺钉紧固,支座5由螺栓固定在工作台6上。 本技术中,滑杆4由镀铬活塞杆横向截断即可,不破坏镀铬表层,滑杆4的两 端插入支座5的对应孔内,由螺钉紧固,可达到防止滑杆轴向串动的目的,且结构更简单, 防腐效果更好,也更便于组装。权利要求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滑杆导向结构,包括滑杆(4),其特征是气缸活塞杆(2)穿过滑块(1)后,用螺母、垫圈紧固,滑块(1)与滑动轴承(3)过盈配合,滑动轴承(3)与滑杆(4)间隙配合,所述滑杆(4)的两端插入支座(5)的对应孔内,由螺钉紧固,支座(5)由螺栓固定在工作台(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的滑杆导向结构,其包括滑杆,特征是气缸活塞杆穿过滑块后,用螺母、垫圈紧固,滑块与滑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滑动轴承与滑杆间隙配合,所述滑杆的两端插入支座对应的孔内,由螺钉紧固,支座由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本技术既达到了防止滑杆轴向串动的目的,又不破坏镀铬防腐层;其结构更简单,防腐效果更好,也更便于组装,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气缸活塞杆平稳导向的设备中。文档编号G01B21/14GK201688834SQ20102018791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邵鑫 申请人:无锡市汇川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测量机滑杆导向结构,包括滑杆(4),其特征是:气缸活塞杆(2)穿过滑块(1)后,用螺母、垫圈紧固,滑块(1)与滑动轴承(3)过盈配合,滑动轴承(3)与滑杆(4)间隙配合,所述滑杆(4)的两端插入支座(5)的对应孔内,由螺钉紧固,支座(5)由螺栓固定在工作台(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汇川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