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87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11%~0.17%,Si:0.20~0.60%,Mn:1.20%~1.90%,Ni:0.10%~0.50%,Ti:0.010%~0.040%,P≤0.020%,S≤0.010%,Als:0.40%~0.80%,N≤0.0060%,且0.7%≤Als+Si≤1.1%,N≤0.0060%,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工序、热轧工序、酸轧工序、热镀锌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及制备方法,得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具有更佳的焊接性能,屈服强度为380~440MPa,抗拉强度为605~660MPa,伸长率A<subgt;80</subgt;值为30.0~36.0%,屈强比为0.59~0.65,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高强汽车钢,尤其涉及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和环保成为汽车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议题。通过汽车用钢高强化减薄,从而实现车辆减重被认为是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在高强钢中,双相钢具有良好的强塑性、高加工硬化率等优势,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先进高强度钢。但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双相钢用量越来越大且高强度级别产品替代低强度级别产品已成为不可逆趋势。但是产品强度升高后难以达到低强度产品相应的塑性,在复杂(特复杂)零件冲压过程容易出现开裂,当前59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塑性难以满足复杂(特复杂)零件的需求,需要大幅提高塑性,即引入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发生,通过trip效应来实现高塑性。主要通过适当增加c及al+si含量的方法来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使其保留到室温,但以上元素均会恶化焊接性能,不利于焊接。在传统增强塑性双相钢中加入微量ti元素和少量ni元素,除对组织性能进行调控外,强化焊缝强度、提升焊缝冲击韧性等,使得焊接性能得到改善并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2、现有技术公开的冷轧热镀锌钢,一些现有技术含有较多贵金属元素cr、mo和v等合金成本增加,同时,高合金含量加上较高的冷轧压下率对冷轧机组负荷较大。还有一些现有技术al含量极高(0.7~0.9%)导致变粘造成水口堵塞现象影响铸坯的浇铸,同时al2o3夹杂增多,影响钢质的洁净度。s含量较高(≤0.065%)导致材料脆性较高,延伸率不足(a80值≤30%),在制备复杂零件时,容易造成拉延开裂。

3、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3、c:0.11%~0.17%,si:0.20~0.60%,mn:1.20%~1.90%,

4、ni:0.10%~0.50%,ti:0.010%~0.040%,p≤0.020%,

5、s≤0.010%,als:0.40%~0.80%,n≤0.0060%,

6、且0.7%≤als+si≤1.1%,n≤0.0060%,

7、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8、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包括:

9、c:0.12~0.14%,si:0.25~0.45%,mn:1.50~1.70%,

10、ni:0.15~0.30%,ti:0.015~0.030%,als:0.50~0.65%,

11、p≤0.010%,s≤0.005%,n≤0.0035%,

1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13、一些实施例中,屈服强度为380~440mpa,抗拉强度为605~660mpa,伸长率a80值为30.0~36.0%,屈强比为0.59~0.65。

14、一些实施例中,组织由70%~75%的铁素体、15%~20%呈岛状分布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

15、一些实施例中,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μm,马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0.7μm,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0.7μm。

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前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冶炼工序、热轧工序、酸轧工序、热镀锌工序;其中,所述冶炼工序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的化学成分进行冶炼,通过铸造成板坯。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轧工序包括:

18、将冶炼工序得到的板坯经过加热、除磷、粗轧、精轧和层流冷却后获得热轧卷;终轧温度为840~930℃;层流冷却采用前段冷却方式,上下表面冷却速率为40%~60%和60%~80%;卷取温度为600~670℃。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轧工序包括:

20、将热轧工序得到的热轧卷经过酸洗后,冷轧成为0.7~2.2mm的薄带钢,冷轧压下率为55%~80%;

21、优选地,随着材料冷轧厚度的升高冷轧压下率逐步减小,冷轧薄带钢厚度规格每增加0.3mm,冷轧压下率约降低4-6%,优选的冷轧压下率约降低5%。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镀锌工序包括:

23、将酸轧工序得到的冷轧薄带钢先分别以15~20℃/s、4~10℃/s和0.5~3℃/s的加热速率分段加热至300℃、700℃和770~795℃;均热保温25~90s后分别以1~5℃/s及10~25℃/s的速率,依次缓慢冷却至660~710℃和快速冷却至445~470℃后,均衡保温一段时间后进入锌池进行镀锌处理,镀锌处理时间为10~40s,出锌池后以≥5℃/s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24、一些实施例中,机组速度为70~120m/min,随着材料冷轧厚度的增加机组速度逐步减小,冷轧薄带钢厚度规格每增加0.3mm,机组速度降低10m/min;

25、优选地,平整延伸率范围为0.35~0.60%,材料厚度每增加0.3mm,平整延伸率降低0.05%。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及制备方法,得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具有更佳的焊接性能,屈服强度为380~440mpa,抗拉强度为605~660mpa,伸长率a80为30.0~36.0%,屈强比为0.59~0.65,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屈服强度为380~440MPa,抗拉强度为605~660MPa,伸长率A80为30.0~36.0%,屈强比为0.59~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组织由70%~75%的铁素体、15%~20%呈岛状分布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μm,马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0.7μm,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0.7μm。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冶炼工序、热轧工序、酸轧工序、热镀锌工序;其中,所述冶炼工序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的化学成分进行冶炼,通过铸造成板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工序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轧工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工序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机组速度为70~120m/min,随着材料冷轧厚度的增加机组速度逐步减小,冷轧薄带钢厚度规格每增加0.3mm,机组速度降低10m/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屈服强度为380~440mpa,抗拉强度为605~660mpa,伸长率a80为30.0~36.0%,屈强比为0.59~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组织由70%~75%的铁素体、15%~20%呈岛状分布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90mpa级热镀锌用增强塑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μm,马氏体的平均晶粒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灿生郑之旺常智渊王敏莉李龙刘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