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驱动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驱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69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驱动组件(1),所述车辆尤其能够借助肌肉力和/或马达力运行,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2),框架接口(3),和至少一个保持元件(4),其中,所述框架接口(3)L形地构造并且具有底部(31)和侧壁(32),其中,所述驱动单元(2)通过固定轴承组件(61)与L形框架接口的底部(31)拧紧,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通过浮动轴承组件(62)分别与所述L形框架接口的侧壁(32)和所述驱动单元(2)拧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的车辆以及用于制造驱动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已知车辆、例如电动自行车的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拧紧在车辆的车辆框架上。在此,驱动单元通常部分地布置在车辆框架的两个壁之间。为了连接,车辆框架和驱动单元通常通过布置在驱动单元两侧的板材间接地拧紧。在此,通常在驱动单元和作为第二个待拧紧的壁之间存在间隙。为了跨接该间隙,保持板材中的一个例如可以变形直至贴靠在壁上。然而,这可能对驱动组件的机械负载和密封性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相比之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特征的驱动组件的特点在于,可以提供特别简单和稳定的结构设计,该结构设计适用于调整在驱动单元上的最优的负载状态。这通过驱动组件实现,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框架接口和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框架接口在此可以罐形地构造。框架接口具有底部和侧壁。在此,底部尤其布置在驱动单元的输出侧上。在此,通过底部和侧壁尤其限定框架接口的接收空间。优选地,接收空间在与底部相对的一侧上是敞开的。驱动单元优选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框架接口的接收空间内并且贴靠在底部上。优选地,驱动单元的至少一个保持区域布置在保持元件和底部之间。在此,保持元件不但与侧壁拧紧,而且与驱动单元拧紧。

2、换言之,保持元件位于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的与底部相对的一侧上。优选地,保持元件布置在侧壁的一个端侧上。通过拧紧保持元件,驱动单元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接收空间内。尤其,保持元件在此从一侧、尤其是罐形框架接口的敞开侧旋紧到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上和框架接口上。由此可以提供特别易于装配的驱动组件。此外,通过适配保持元件和驱动单元之间或保持元件和侧壁之间的间隙可以特别简单和有针对性地适配驱动单元的负载状态。通过框架接口的罐形结构设计还可以对驱动单元提供机械的保护,例如免受石块撞击、机械接触或其它环境影响。此外,通过罐形框架接口可以提供整个组件的特别高的刚性。例如,通过侧壁可以提供与驱动单元的特别大的接触区域,由此能够实现机械负载的特别良好的分布。例如,由此可以将从车辆框架传递到驱动单元上的负载,例如在强烈的制动操作等时,均匀地分布到驱动单元上。

3、驱动单元优选包括壳体、踏板轴承轴和尤其在壳体内的马达和/或传动装置。

4、优选地,侧壁和底部的l形布置被视为框架接口的罐形结构设计。尤其,侧壁和底部相对彼此成直角地布置。优选地,底部可以连续地构造。替代地,底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槽口,例如,驱动单元的部分或其它部件可以穿过所述槽口伸出。

5、优选地,驱动组件具有恰好两个保持元件,以便能够实现驱动单元和框架接口的特别简单且可靠的连接。

6、从属权利要求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扩展方案作为内容。

7、框架接口的底部尤其布置在驱动单元的输出侧上并且与驱动单元的踏板轴承轴是基本上正交的,并且侧壁与底部基本上成直角地布置。

8、驱动单元附加地通过固定轴承组件与底部拧紧。固定轴承组件尤其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底部借助至少一个螺栓、优选借助螺钉与驱动单元的壳体的至少一个螺纹部、优选螺纹套筒拧紧。尤其,驱动单元和底部在此直接借助至少一个螺钉拧紧。优选地,至少一个螺钉在此从框架接口外部穿过底部的开口拧入到驱动单元中。由此可以提供驱动单元和框架接口的特别稳定的连接。

9、浮动轴承组件优选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保持元件是可弹性变形的板状元件。

10、特别优选地,驱动组件如此构造,使得当驱动组件完全拧紧时,至少使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在保持元件和底部之间预定地受拉力或压力载荷。尤其所有螺钉以预定的目标力矩拧紧到止挡的状态被视为完全拧紧的状态。拉力载荷或压力载荷优选通过以下方式调整:保持元件相应地适配于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和框架接口的公差位置,使得在拧紧之后存在相应地预定的拉力载荷或压力载荷。替代地或附加地,优选地,拉力载荷或压力载荷通过在框架接口的底部上的用于驱动单元的特别适配的贴靠点调整。优选地,对于拉力载荷,驱动组件的公差位置如此调整,使得在拧紧之前保持元件贴靠在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上,同时在保持元件和框架接口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通过完全拧紧来闭合,并且至少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受压力地夹紧在保持元件和底部之间。替代地,优选地,对于拉力载荷,驱动组件的公差位置如此调整,使得在拧紧之前保持元件贴靠在侧壁上,同时在保持元件和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通过拧紧闭合并且至少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在底部和保持元件之间受拉力载荷。因此,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调整驱动单元的最优的所希望的负载状态。

11、优选地,侧壁沿周向方向完全包围接收空间。即接收空间通过侧壁环绕地完全闭合。由此能够实现对驱动单元的特别良好的机械保护而免受环境影响,并且还能够在驱动单元和框架接口之间实现特别均匀的负载分布。

12、此外优选地,侧壁具有至少有一个缺口,使得接收空间在侧面是敞开的。优选地,缺口跨越侧壁的周长的至少20%、优选最大80%延伸。优选地,缺口在侧壁的整个高度上延伸。通过侧壁中的缺口可以提供具有轻重量的特别成本低的框架接口。此外,缺口允许驱动单元的更好的接近性。

13、此外优选地,保持元件是平坦的板材。平坦的板材作为保持元件允许驱动组件的具有轻重量的特别简单和成本低的结构设计。特别有利的是,驱动组件具有两个保持元件,这两个保持元件分别是平坦的板材。优选地,每个板材在此分别借助恰好一个螺钉与侧壁拧紧并且借助两个螺钉与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拧紧。

14、特别优选地,保持元件是具有两个平坦的板材区段的阶梯式板材。两个坦的板材区段在此以预定的偏移量相对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此,在保持元件的未拧紧的状态下,即在没有保持元件的机械负载的情况下考虑两个板材区段的偏移量。优选地,可以通过拧紧改变偏移量,例如通过借助保持元件跨接间隙的方式。优选地,第一平坦的板材区段与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拧紧,而第二平坦的板材区段与侧壁拧紧。借助阶梯式板材可以特别简单和有针对性地调整驱动单元的保持区域的拉力负载或压力负载,尤其通过相应地适配偏移量的方式。

15、此外优选地,保持元件是盖,该盖贴靠在框架接口的侧壁的整个端侧上。优选地,盖因此基本上将整个接收空间在其敞开侧上覆盖。优选地,盖与底部类似地构造并且尤其与优选罐形的框架接口一起形成基本上闭合的接收空间。例如,盖可以具有缺口,驱动单元的部分或其它元件可以穿过所述缺口伸出。盖例如可以由塑料构成或替代地由金属,例如铝构成。通过盖能够实现特别好地保护驱动装单元免受环境影响。

16、特别优选地,盖具有至少有一个开口并且对每个开口具有弹性体元件和套筒。在此,弹性体元件和套筒布置在开口内并且借助螺钉与驱动单元拧紧。拧紧在此如此进行,使得借助螺钉将套筒压抵着弹性体元件,并且弹性体元件压抵着驱动单元。尤其在此,在最终状态下,套筒可以与驱动单元接触,优选使得弹性体元件存在于力分流(kraftnebenschluss)中。在此,弹性体元件能够实现特别可靠和牢固的拧紧,因为例如通过弹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驱动组件(1),所述车辆尤其能够借助肌肉力和/或马达力运行,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框架接口(3)的底部(31)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2)的输出侧(60)上并且与所述驱动单元(2)的踏板轴承轴(110)基本上是正交的,并且所述侧壁(32)与所述底部(31)基本上成直角地布置。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固定轴承组件(61)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所述底部(31)借助至少一个螺栓(7)、优选借助螺钉与所述驱动单元(2)的壳体(64)的至少一个螺纹部(63)、优选螺纹套筒拧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浮动轴承组件(62)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所述保持元件(4)是能弹性变形的板状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是平坦的板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是具有两个平坦的板材区段(41、42)的阶梯式板材,其中,所述两个平坦的板材区段(41、42)以预定的偏移量(44)相对彼此平行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是盖,所述盖贴靠在所述框架接口(3)的侧壁(32)的端侧(32a)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盖具有至少一个开口(45)并且对每个开口(45)具有弹性体元件(46)和套筒(47),其中,所述弹性体元件(46)和所述套筒(47)布置在所述开口(45)中并且借助螺钉(6)与所述驱动单元(2)拧紧,使得所述套筒(47)将所述弹性体元件(46)压抵着所述驱动单元(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1)构造为,使得在完全拧紧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单元(2)的至少一个保持区域(20)在保持元件(4)与所述框架接口(3)的底部(31)之间受拉力或压力载荷、优选受压力载荷。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侧壁(32)环绕地完全包围所述底部(31)。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侧壁(32)具有缺口(33),尤其其中,所述缺口(33)跨越所述侧壁(32)的周长的至少20%、尤其最大80%延伸。

12.一种车辆、尤其是能够借助肌肉力和/或马达力运行的车辆,优选电动自行车,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车辆框架(105),其中,所述框架接口(3)是所述车辆框架(105)的集成的组成部分,尤其其中,所述框架接口(3)与所述车辆框架(105)的下管(106)和/或与座管(107)和/或与链支撑杆(108)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框架接口(3)的底部(31)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2)的链片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带有弹簧的后部结构,所述后部结构借助铰接头(8)与所述框架接口(3)铰接地连接,其中,所述铰接头(8)集成到所述框架接口(3)的侧壁(31)中。

16.一种用于制造车辆(100)的驱动组件(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车辆的驱动组件(1),所述车辆尤其能够借助肌肉力和/或马达力运行,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框架接口(3)的底部(31)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2)的输出侧(60)上并且与所述驱动单元(2)的踏板轴承轴(110)基本上是正交的,并且所述侧壁(32)与所述底部(31)基本上成直角地布置。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固定轴承组件(61)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所述底部(31)借助至少一个螺栓(7)、优选借助螺钉与所述驱动单元(2)的壳体(64)的至少一个螺纹部(63)、优选螺纹套筒拧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浮动轴承组件(62)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所述保持元件(4)是能弹性变形的板状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是平坦的板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是具有两个平坦的板材区段(41、42)的阶梯式板材,其中,所述两个平坦的板材区段(41、42)以预定的偏移量(44)相对彼此平行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是盖,所述盖贴靠在所述框架接口(3)的侧壁(32)的端侧(32a)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盖具有至少一个开口(45)并且对每个开口(45)具有弹性体元件(46)和套筒(47),其中,所述弹性体元件(46)和所述套筒(47)布置在所述开口(45)中并且借助螺钉(6)与所述驱动单元(2)拧紧,使得所述套筒(47)将所述弹性体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哈斯勒R·马斯特QD·阮B·伯奇J·宾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