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技术_技高网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43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包括工装底板、四角调平找正模块、侧梁调平支撑模块、横梁支撑模块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的四角位置;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上;横梁支撑模块设置于两个侧梁调平支撑模块之间;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可对构架两个侧梁的端部分别进行调平和找正,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用于支撑于侧梁的中部下方,横梁支撑模块对横梁的中部进行承托,实现对构架进行位置调节,使其位置满足预设要求,最终使构架得到准确定位,便于保证后续的机加工精度,保证了构架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架定位,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进行高铁转向架构架的机加工前,需要对构架的侧梁、横梁以及制动吊座等构件进行初步定位,以保证构架的加工质量。制动座主要用于安装设备的制动单元。为了保持制动单元保持水平,要求制动吊座相同位置的悬挂点的高度应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其安装误差以避免制动单元因重心位置偏差造成的仰头、点头或侧翻现象,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2、由于制动吊座的结构较为特殊,现有的工装夹具一般仅对横梁和侧梁进行固定,对整个构架的调平仅通过工人的操作经验进行调节,且对制动吊座的固定方式不精准,难以保证构架的整体机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能够对转向架构架的四角进行有效调平,并对制动吊座进行可靠夹持,保证了构架的定位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包括工装底板、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横梁支撑模块以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的四角位置,用于调平并找正转向架的侧梁端部;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上,且分别靠近工装底板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并调平侧梁;横梁支撑模块设置于两个侧梁调平支撑模块之间,用于支撑于构架的横梁的下方;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板上、且沿x向间隔布设于横梁支撑模块的两侧。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梁调平支撑模块包括第一x向底板、第一y向底板、侧梁支撑模块以及侧梁下压模块,第一x向底板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第一x向底板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第一x向推动件相连;第一y向底板沿y向滑动连接于第一x向底板上,第一y向底板与第一x向底板之间通过第一y向推动件相连;侧梁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一y向底板上、用于承托于侧梁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包括设置于第一y向底板上的固定座以及铰接于固定座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侧梁的下压摆臂,下压摆臂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

4、一些实施例中,下压摆臂通过第一连杆与固定座铰接,下压摆臂通过第二连杆与下压驱动件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杆相连,下压摆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和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的底部分别通过平移调节模块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平移调节模块包括第二x向底板以及第二y向底板,第二x向底板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第二x向底板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第二x向推动件相连;第二y向底板沿y向滑动连接于第二x向底板上,第二y向底板与第二x向底板之间通过第二y向推动件相连,四角调平找正模块或侧梁调平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

6、一些实施例中,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包括侧推移块、端部顶块、顶升支撑底座以及内侧压紧模块,侧推移块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且位于第二y向底板远离第二x向推动件的一侧,侧推移块用于与侧梁的内侧壁抵接以x向推动构架;端部顶块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用于与侧梁的端面抵接以y向推动构架;顶升支撑底座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且承托于构架的底部,用于带动构架上下移动;内侧压紧模块设置于工装底板上,内侧压紧模块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于侧梁顶面上的压紧臂。

7、一些实施例中,内侧压紧模块与顶升支撑底座相邻设置,压紧臂沿y向延伸至侧梁的上方,内侧压紧模块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压紧臂的外伸端转动连接有与侧梁抵接配合的压紧座。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还包括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一一对应位置于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内侧,每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包括滑移座、安装座以及两个抱合爪,滑移座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安装座连接于滑移座的上方;两个抱合爪分别铰接于滑移座的上方,两个抱合爪能够竖向相向摆动至抱合夹紧于制动吊座的两侧。

9、一些实施例中,滑移座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安装座沿y向连接于滑移座的上方,滑移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两个抱合爪相向靠近或背向远离的驱动件,抱合爪的内壁上设有与制动吊座的周壁滚动配合的万向球头。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00:预设构架的标准中心坐标、横梁的第一标准坐标和侧梁的第二标准坐标;

12、s2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对构件进行x向和y向的水平推移、结合对构架的周向旋转驱动以实现水平找正;

13、s3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构架的升降调节,使构架的实际中心坐标与标准中心坐标重合,使横梁的第一实际坐标与第一标准坐标重合,并使横梁的第二实际坐标与第二标准坐标重合;

14、s400:利用视觉相机对构架进行拍照,并进行构架的二次找正;

15、s500:二次找正结束后,拍照复检,误差满足预设区间,判定构架的定位合格,对构架的横梁以及侧梁进行压紧限位,完成构架定位。

16、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可对构架两个侧梁的端部分别进行调平和找正,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用于支撑于侧梁的中部下方,横梁支撑模块对横梁的中部进行承托,实现对构架进行位置调节,使其位置满足预设要求,最终使构架得到准确定位,便于保证后续的机加工精度,进而保证了构架的加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板(1)、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横梁支撑模块(4)以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分别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的四角位置,用于调平并找正转向架的侧梁(92)端部;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分别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且分别靠近所述工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并调平所述侧梁(92);横梁支撑模块(4)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之间,用于支撑于构架(9)的横梁(91)的下方;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且沿X向间隔布设于所述横梁支撑模块(4)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包括第一X向底板(31)、第一Y向底板(32)、侧梁支撑模块(33)以及侧梁下压模块(34),第一X向底板(3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一X向推动件(311)相连;第一Y向底板(3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上,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与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之间通过第一Y向推动件(321)相连;侧梁支撑模块(33)设置于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上、用于承托于所述侧梁(92)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3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上的固定座(341)以及铰接于所述固定座(341)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所述侧梁(92)的下压摆臂(342),所述下压摆臂(342)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54)(3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一连杆(344)与所述固定座(341)铰接,所述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二连杆(345)与所述下压驱动件(54)(343)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44)和所述第二连杆(34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346)相连,所述下压摆臂(342)、所述第一连杆(344)、所述第二连杆(345)以及所述第三连杆(346)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和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的底部分别通过平移调节模块(6)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平移调节模块(6)包括第二X向底板(61)以及第二Y向底板(62),第二X向底板(61)沿X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二X向推动件(63)相连;第二Y向底板(6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上,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之间通过第二Y向推动件(64)相连,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或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向推动件(63)沿X向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的外侧,所述第二X向推动件(63)具有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的底面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X向底板(61)水平移动的第一X向驱动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包括侧推移块(21)、端部顶块(22)、顶升支撑底座(23)以及内侧压紧模块(24),侧推移块(21)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远离所述第二X向推动件(63)的一侧,所述侧推移块(21)用于与所述侧梁(92)的内侧壁抵接以X向推动所述构架(9);端部顶块(22)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用于与所述侧梁(92)的端面抵接以Y向推动所述构架(9);顶升支撑底座(23)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且承托于构架(9)的底部,用于带动构架(9)上下移动;内侧压紧模块(24)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内侧压紧模块(24)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于所述侧梁(92)顶面上的压紧臂(2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压紧模块(24)与所述顶升支撑底座(23)相邻设置,所述压紧臂(25)沿Y向延伸至所述侧梁(92)的上方,所述内侧压紧模块(24)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所述压紧臂(25)的外伸端转动连接有与侧梁(92)抵接配合的压紧座(26)。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还包括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所述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一一对应位置于四组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板(1)、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横梁支撑模块(4)以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分别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的四角位置,用于调平并找正转向架的侧梁(92)端部;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分别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且分别靠近所述工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并调平所述侧梁(92);横梁支撑模块(4)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之间,用于支撑于构架(9)的横梁(91)的下方;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且沿x向间隔布设于所述横梁支撑模块(4)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包括第一x向底板(31)、第一y向底板(32)、侧梁支撑模块(33)以及侧梁下压模块(34),第一x向底板(3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一x向推动件(311)相连;第一y向底板(3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上,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与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之间通过第一y向推动件(321)相连;侧梁支撑模块(33)设置于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上、用于承托于所述侧梁(92)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3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上的固定座(341)以及铰接于所述固定座(341)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所述侧梁(92)的下压摆臂(342),所述下压摆臂(342)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54)(3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一连杆(344)与所述固定座(341)铰接,所述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二连杆(345)与所述下压驱动件(54)(343)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44)和所述第二连杆(34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346)相连,所述下压摆臂(342)、所述第一连杆(344)、所述第二连杆(345)以及所述第三连杆(346)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和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的底部分别通过平移调节模块(6)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平移调节模块(6)包括第二x向底板(61)以及第二y向底板(62),第二x向底板(61)沿x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二x向推动件(63)相连;第二y向底板(6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上,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之间通过第二y向推动件(64)相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磊郑建科李海瑞缪勇王明峰刘洋田宝国杜德伟连满义甄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