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尤其涉及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指机器人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利用自身携带的环境感知传感器完成对周围未知环境地图的构建;在相关领域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开源视觉slam算法,如orb-slam、rgbd-slam、openvslam等;这些算法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视觉slam技术的发展。
2、在传统的视觉slam算法中,通常基于静态环境假设进行建图和定位;然而,在实际环境中存在不断运动的物体,例如人、动物或车辆的移动,这导致机器人的位姿估计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导致定位失败的问题。且传统的视觉slam算法构建的为稀疏点云地图,无法用来后续导航及路径规划。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视觉slam前端去除动态特征点,通过去除动态特征点,仅使用剩余的静态特征点进行位姿估计;这样可以显著提高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特征点的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具体包括:
6.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系统,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特征点的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场景下slam的视觉定位建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开斌,郭培鑫,张继,冯成涛,史孛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