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模块和车辆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2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和车辆热管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管理模块,第一热交换器和分配板主体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使得第一热交换器和制冷剂分配组件的安装相对比较独立,从而使得热管理模块的兼容性较高且维修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热管理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和车辆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朝着电气化方向发展,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对座舱的环境进行热管理,还需要对电池、电机等模块进行热管理,这使得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需要包括数量繁多的制冷剂管路和冷却剂管路来连通各个部件,这导致热管理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体积也比较大。

2、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热管理模块,采用高度定制化的部件来减少上述制冷剂管路和冷却剂管路的数量,从而减小了热管理系统的体积。然而高度定制化的部件带来了较低的兼容性,且维修难度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模块,具有兼容性高、维修成本低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热管理模块。

3、为实现目的的热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具有第一冷却剂开口、第二冷却剂开口、第一制冷剂开口和第二制冷剂开口;冷却剂分配组件,包括分配板主体;所述分配板主体具有第一分配口和第二分配口;所述第一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背板(30)和连接板(31);所述分配板主体(20)与所述背板(30)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背板(30)和所述分配板主体(20)分别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具有第一板部(311);所述第一板部(311)与所述背板(30)和所述分配板主体(20)分别连接;其中,所述分配板主体(20)位于所述第一板部(311)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还具有第二板部(3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背板(30)和连接板(31);所述分配板主体(20)与所述背板(30)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背板(30)和所述分配板主体(20)分别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具有第一板部(311);所述第一板部(311)与所述背板(30)和所述分配板主体(20)分别连接;其中,所述分配板主体(20)位于所述第一板部(311)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还具有第二板部(312);所述第二板部(312)与所述第一板部(311)成夹角;所述第二板部(312)与所述分配板主体(20)连接;其中,所述分配板主体(20)位于所述第二板部(312)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安装在所述第二板部(312)上,并且位于所述侧板部(312)的内侧以及所述顶板部(311)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分配板主体(20)的厚度方向(t)上与所述分配板主体(20)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主体(20)具有沿所述厚度方向(t)延伸的缺口(20c);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伸入所述缺口(20c),以与所述分配板主体(20)在所述厚度方向(t)上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主体(20)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锋鲍韬万轩臣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